港人口再破750万 逾万专才添新血

                                                                                            

按年升0.4% 淨移入抵消「自然减少」

香港人口在复常后连续第二年录得增长,特区政府统计处昨日发表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50.31万人,按年增加3万多人,升幅0.4%。人丁渐旺的主因是其间有超过5.1万人淨移入,抵消内部人口「自然减少」(即出生人数少于死亡人数)。淨移入人口除了近4.1万名俗称「单程证」的「前往港澳通行证」持有人,还有逾一万名透过各类人才计划来港的专才,成为香港劳动市场及高端人才库的生力军。有去年透过「高才通计划」举家来港定居的专才昨日向香港文汇报表示,香港机遇处处,加上教育制度完善,是安居乐业的不二之选。

香港总人口连续第二年回升。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最新数据,750.31万人总人口中,常住居民佔722.86万人,流动居民佔27.45万人。内部人口则录得「自然减少」的情况,前年底至去年底的出生人数为33,200人,死亡人数为54,400人,两者相减录得21,200人的负增长。

内地移居专才:香江充满机遇

不过,其间移居香港的人数多于移离人数,淨移入人数逾5.1万,抵消「自然减少」,总人口按年增加30,500人。这批移入人口来自不同阶层,补充香港劳动市场不同类别的人手需求,以及有助纾缓人口老化问题。当中透过「单程证」来港人数虽然较疫情前减少,但透过不同人才计划来港人数却大增至逾一万人。

特区政府发言人指出,不少在疫情期间留在外地的香港居民在上年陆续返回香港。去年下半年仍然录得相当数量的永久性居民流入,亦有内地及海外人士透过各项计划陆续移入香港,致使去年年底的人口数字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各地也在「抢人才」,毕业于南京的张景鸿是建筑设计及装修的专才,在内地年收入逾百万元,并与妻子育有两名女儿。去年筹划移居,在深圳与香港之间衡量,最终决定透过「高才通计划」举家定居香港。他昨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香港作为中国南大门充满机遇,不少内地企业都进驻香港走向世界,这些内地企业均有装修设计等需求,他移居香港不愁生意,加上一对女儿需要优质教育,「香港教育制度完善,两文三语精通,对下一代发展有帮助。」

去年2月他举家移居香港后,在上环开创设计及装修公司,现时是香港南大设计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成立不足一年,已受不少企业委託工程,生意规模达数百万元,他表示当初的决定明智,一家逐渐融入香港生活。

愈来愈多内地优质人才选择落户香港,作为「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的立法会议员尚海龙昨日向香港文汇报分析,香港具备「一国两制」的优势,能拥有香港人的护照及身份,对内地专才来说相当具吸引力。目前透过各类人才计划申请来港的人数超过24万,当中超过14万已经获批,「人才数字红利初步形成。」

业界倡「宽进严续」优化配套

不过,他认为特区政府的人才计划仍有需优化之处,才能令这班人才在港落地生根,「一方面要坚持当前『宽进严续』,即签发签注要宽鬆,但续证要严;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快速出台配套措施,将人才数字红利转化为『税单红利』,即是专才在港有利得税和薪俸税贡献。」

尚海龙认为,来港人才有创业需求,政府应提供更贴身的支援服务,「这是解决香港经济生态薄弱、行业狭窄、高收入岗位不足的主要方向。」另外,他们有多方面适应问题,比如子女教育的差异、行业生态收窄、住房面积锐减、语言文化壁垒等,需要人才主动融入社会的同时,政府、商界、NGO等都能帮助和关心这批人才,「人才和香港只有相向而行,积极拥抱、适当包容,才能顺利融入。」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总监叶兆辉亦指,持「单程证」来港的人士,虽然主要是妇女与儿童,但对劳工界补充人手有帮助,长远更能纾缓本地人口老化问题。不过他们来港后需要社会支援才能适应及融入香港社会,建议为他们提供工作及香港环境等方面的资讯,并在住屋、子女读书等方面提供帮助。

2022年年底至2023年年底居港人口

期初人口数字:7,472,600

出生人数:33,200

死亡人数:54,400

自然减少人数(即死亡人数减出生人数):21,200

香港居民淨移入:51,700*(其中:「前往港澳通行证」佔40,800人、其他类别移入10,800人)

期末人口数字:7,503,100*(按年增30,500人、0.4%)

*临时数字,另外由于数字经四捨五入,分项总和未必与总数相等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