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自驾】波澜壮阔的中土世界,上天入海的14天行程
——前面的话——
🎬作为《指环王》的粉丝,我想去 新西兰 的念头,已经有20多年了吧。在我的海外旅行停滞5年后,终于来到了1万公里外的“中土世界”。🏊这14天的旅途当中,有惊喜、有惊吓,有失望、有失重,有运动、有感动……但是,跌宕起伏才是人生,波澜壮阔也是风景。🇳🇿总而言之还是本人的老规矩,先列出10个去 新西兰 的理由吧!一,徜徉波澜壮阔的中土世界📷拍摄地: 南岛 - 皇后镇 -鹿苑
二,触摸纯净神秘的万年冰川📷拍摄地: 南岛 - 皇后镇 周边-福克斯冰川
三,欣赏气势磅礴的海岸风景📷拍摄地: 南岛 - 但尼丁 -隧道海滩
四,亲近呆萌可爱的野生动物📷拍摄地: 南岛 - 皇后镇 -鹿苑
五,体验如诗如画的自驾线路📷拍摄地: 南岛 -路上- 阿维莫尔 湖
六,鉴赏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拍摄地:北岛- 奥克兰 - 奥克兰 美术馆
七,体验血脉贲张的户外项目📷拍摄地: 南岛 - 皇后镇 -鲨鱼船
八,探访引领风潮的各式建筑📷拍摄地:北岛- 奥克兰 -圣马修教堂
九,尝尝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拍摄地: 南岛 - 凯库拉 -Nin's Bin餐车
十,融入慵懒松弛的当地生活📷拍摄地:北岛- 奥克兰 周边- 拉格伦
——行程总览——
先来一张地图镇场子,北岛4天+ 南岛 10天,具体14天行程如下DAY1:【 奥克兰 】圣帕特里克教堂→渡轮大楼→ 奥克兰 大学钟楼→阿尔伯特公园→ 奥克兰 美术馆→市民剧院→ 奥克兰 市政厅→圣马修教堂DAY2:【 奥克兰 周边】 汉密尔顿 花园→霍比特人村DAY3:【 奥克兰 周边】 怀托摩 洞穴→ 拉格伦 DAY4:【 惠灵顿 】 古巴 街→ 惠灵顿 缆车→旧公共基金大楼→国会大厦→女王码头→旧银行大楼DAY5:【 基督城 】 基督城 美术馆→ 基督城 艺术中心→ 基督城 植物园→雅芳河→河畔市场DAY6:【 基督城 周边】羊驼农场→ 法国 农场湾→城堡山DAY7:【 基督城 周边】 蒂卡普 湖→普卡基湖DAY8:【 但尼丁 】兰园→女王公园→ 但尼丁 火车站→ 奥塔 格第一教堂→八角广场→ 诺克 斯教堂【 但尼丁 周边】隧道海滩→飞 沙湾 →霍普斯湖湾→领航海滩DAY9:【 皇后镇 】天空缆车→斜坡滑车→鹿苑DAY10:【 皇后镇 】滑翔伞→鲨鱼船→欧森温泉DAY11:【 皇后镇 周边】格林诺奇DAY12:【 皇后镇 周边】 瓦纳卡 湖DAY13:【 皇后镇 周边】福克斯冰川DAY14:【 凯库拉 】半岛步道→ 凯库拉 海滩
——奥克兰篇——
🦶 新西兰 第一 大城 市,city center并不算大,是可以凭借双脚走到的;街头巷尾的建筑,不同类型的风格,都让人感受到城市的魅力所在。🧭我的路线:圣帕特里克教堂→渡轮大楼→ 奥克兰 大学钟楼→阿尔伯特公园→ 奥克兰 美术馆→市民剧院→ 奥克兰 市政厅→圣马修教堂
奥克兰大学丨没有围墙的百年老校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奥克兰 大学于1883年成立,距今已有141年的历史,学校最早只有一栋法院改造的教学楼,如今却扩展到N个校区、N栋教学楼。位于 奥克兰 市中心的城市校区(City Campus),尤其是那栋八角形造型的钟楼(Clock Tower),是许多人都前往打卡的地方。
钟楼对面的楼叫做彭布里奇楼(Pembridge House),它的二层是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这让我感觉很奇妙, 中国 人和推广 中国 文化的机构,在距离 中国 1万公里以外相遇,这何尝不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呢?
学校旁边就是阿尔伯特王子国家公园(Albert Park),其中最中心、最显眼的雕塑是 乔治 ·格雷雕塑(Sir George Grey Statue)。这座雕塑最初建于1904年, 乔治 ·格雷是 英国 殖民地时期重要的外交家 和政 治家,担任过 新西兰 总督、南 澳大利亚 总督、 南非 开普敦 总督,他支持 英国 殖民扩张、对毛利人进行残酷统治、逼迫毛利人欧化。
除了几座雕塑、野战炮,公园里整体郁郁葱葱。高大的棕榈树,映衬着蓝天白云,好一副岛国的自然风情。也能看到许多 奥克兰 大学的学生,坐在树下、草坪上,或是三三两两聊天,或是独自一人看书,好不惬意。
让我想到10年前在 新加坡 读书的日子,也曾经和同学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坐,一边小酌怡情、一边谈天说地。用《万万没想到》里的一句台词,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奥克兰美术馆丨眼前一亮的艺术场所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10:00-17:00 奥克兰 美术馆成立于1888年,是 新西兰 首家拥有固定展览的美术馆,也广泛地收藏了 新西兰 国内外的艺术作品。美术馆共分为四层,分为常设展览(免费)和特别展览(收费)。此时的特别展览是郭培:时装之幻梦 ,24.5 新西兰 元的票价让我望而却步。
G层的收藏主要是 新西兰 和国际艺术品(New Zealand and International Art),自2021年8月- 2024年3月展览叫做浪漫收藏(Romancing the Collection)。“浪漫收藏”就像是给 奥克兰 公共艺术的一封情书,它穿越了数十载的光阴岁月,展示了 奥克兰 艺术收藏发展的变化。
亚伯拉罕的怀抱(The Bosom of Abraham),由 新西兰 毛利艺术家迈克尔·帕克万(Michael Parekowhai)创作,灵感来源于圣经《路加福音》第16章“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也是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三世》的台词“爱德华的两个儿子,睡进了亚伯拉罕的怀抱里,我妻安辞别了人世”。从我的角度看来,这是展现毛利艺术的作品,了解到灵感之后,才发现是宗教意味浓厚的作品。
窗帘和瓶子(Curtain and Bottle),由 英国 艺术家帕特里克·考 菲尔德 (Patrick Caulfield)创作,他使用了与罗伊·利希滕斯坦相同的黑色线条。不过,考尔菲德没有尝试着色,吹动的帷幕、深邃的阴影,营造出电影中的神秘气氛,也有种黑白漫画的张力和表现力。
爱情酋长(Love Chief),由 美国 艺术家埃德·拉斯查( Ed Ruscha)创作,如同从飞机上俯瞰 洛杉矶 的视角。夜幕中的一束束灯光,照亮并勾勒出城市的轮廓。而“爱的酋长”这几个字,类似于电影的片头,漂浮在 洛杉矶 的天空中。而我最喜欢的地方,在于画作和雕塑的同框,就像是为雕塑做了注解。
G层和1层之间的夹层(Mezzanine)主要是国际历史艺术品,也是分成了两个展览,哥特回归:从富塞利到福米森(Gothic Returns: Fuseli to Fomison)、时间之线:旅行、贸易和纺织品(Threads of Time: Travel, Trade &Textiles)。在这里有一处空间,能够看到G层空间。我也偷拍了一位观众,看她拄拐的样子,想必是岁数不小。希望我在这个岁数的时候,还愿意走出家门去博物馆。
墓碑天使(Tombstone Angel),由本土艺术家彼得·西德尔(Peter Siddell)创作。20世纪90年代, 新西兰 对殖民历史开始进行反思,也陆续涌现出一批哥特式的作品,包括电影、小说、画作,探索人类内心的黑暗面和对未知的恐惧。这幅画如果再阴郁一点,就很像《9号秘事》里的教堂。
圣母与圣婴(Madonna and Child),由 法国 未知艺术家创作于约1460年,大胆的S形曲线和有层次的褶皱,反映了始于 法国 勃艮第 的哥特式风格。圣母的长袍曾采用丰富的色彩和镀金工艺,以模仿最名贵的织物。作品看上去有些破败,但想到是半个世纪前的留存,又觉得保存的还是挺好。
1层是朱利安和乔茜·罗伯森收藏展(The Robertson Gift: Paths through Modernity),本次的展览是从2024年2月持续到2026年2月、共计为期3年的时间。展览包括49幅绘画、版画、素描和雕塑作品,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中期的国际艺术精品,包括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战后抽象主义。我认为这部分是整个 奥克兰 美术馆的精华, 奥克兰 人民应该感谢罗伯森先生和太太。
↑图片来源:截图-投资百科,网址: *** 带有蓝色图案的四朵玫瑰花饰(The Four Rosettes with blue motifs),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在20世纪40-50年代的剪纸作品。这本书可能是一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可能是一座教堂的玻璃花窗。马蒂斯在晚年时期,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于是用剪纸表达内心。确实也很佩服他这种精神,就在写游记的此时此刻,我也觉得“表达”,它是一个苦差事。
带发网的女人(Woman in a hairnet),由 西班牙 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于1938年创作。当时,毕加索认识了朵拉·玛尔,被她的异国情调所折服。之后,朵拉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和情人,也被认为是毕加索的缪斯女神,曾激发了毕加索不少创作灵感。诚然,毕加索在艺术上是有天赋的,但是他的感情生活实在是难评。
焦点(Focal point),由 英国 画家约翰·图纳德(John Tunnard)创作,诠释的是塞西尔·戴-刘易斯的一首诗歌,So shall our time reveal long vistas of calm and natural growth, a pattern mysterious yet lucid, for Love is the focal point of the pattern……当时看到这画的时候,第一眼就觉得很酷炫,待看完画作的介绍,果然是很有想法。
黑、红、灰、黄、蓝的构成(Composition with black, red, grey, yellow and blue),非常明显的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作品。蒙德里安早期以风景画为主,1911年见识了毕加索等立体派的作品,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开始研究立体派艺术风格,使用基本的元素(直线、直角、 三原 色),色彩明快、充满律动。虽然很多人对蒙特里安颇有微词,尤其是在画作挂反77年的新闻之后。但是自己的画作能一眼被认出来,也说明风格有特异性、排他性,不是吗?
活塞(The Pistons),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éger)在1918年的作品。费尔南德·莱热是20 世纪上半叶 巴黎 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是画家、设计师、电影制片人。莱热热衷于机器和机器零件, 比如 齿轮和活塞,它们象征着现代的力量和权力。熟悉影史的人肯定知道《机械芭蕾》,是 法国 先锋电影运动中立体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也是莱热在银幕上对立体主义美学的一次试验。
亨利·方丹·拉 图尔 ( Henri Fantin-Latour )的玫瑰花(Roses),就像莫奈的睡莲、梵高的向日葵一样,都是作家的名作。方丹·拉 图尔 是一名肖像画家、版画家和插图画家,受 威尼斯 画派提香等大师的影响颇深。就算不了解画家,单纯看这幅画,也是好看的静物。
2层是当代艺术 (Contemporary art),我对当代艺术的态度就是,常常处于一脸懵逼的状态。在展览门口遇见一位观众,看我手里拿了小册子,就问我这层是什么内容?听到“当代艺术”就转身离去,其实我内心也非常赞同。但是本着“来都来了”的心态,我还是走入了这个展厅,目前的展览是门户与预兆:收藏的新作品(Portals and Omens: New Work from the Collection)。
这个叫做声波球(Sonic Sphere),是由 韩国 艺术家梁慧圭(Haegue Yang)创作。她擅长的是装置艺术,总是试图用原始的方式进行无语言交流,经常以感官体验如香气、声音、光线和触觉来填充视觉上的抽象。说实话,看了这个作品,和这段文字,我感觉更抽象了。
阿尼卡·伊(Anicka Yi),也是 韩国 艺术家。一半是水、一半是泥、一半是太阳( Half Water, Half Mud, Half Sun)。她的作品涉及香水、美食和科学,尤其是嗅觉的装置艺术而闻名。这几年 韩国 艺术家崛起,也在世界上占领一席之地。
突然想到韩江的小说《白》,也很适合做成展览,里面放置63个白色的事物,再配上韩江不明觉厉的文字:白是那个半月糕一样白皙、美丽的孩子,白是一只收起翅膀躺在芦苇边的白色蝴蝶……
圣马修教堂丨闪烁光芒的神圣教堂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周一-周五10:00–16:00;周日7:30–12:00, 19:00–21:00圣马修教堂( St Matthew-in-the-City) 建于 1905 年,它是哥特式的建筑风格,颇有 欧洲 中世纪的特色,由白色的奥马鲁石灰岩建成。奥马鲁石灰岩是 新西兰 很多建筑的原料, 南岛 的 但尼丁 火车站,也是使用了奥马鲁石灰岩。
和我去过的大部分教堂一样,“彩绘的玻璃窗,装饰着哥特式教堂”。而圣马修教堂还有两处特别之处,一个是拱形石头的天花板,据说是 新西兰 唯一的一座;另一个是特殊设计的灯光,为教堂增添了一丝丝神秘。
走出教堂的大门,眼前出现一个“庞然大物”,仔细一看正是天空塔。天空塔是 奥克兰 的地标建筑,据说上面还有蹦极项目。我一向对地标建筑的态度就是,给它拍个“证件照”就行了,当然我也很畏惧蹦极这件事。
在市区溜达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拍到天空塔。之前在圣帕特里克教堂也能拍到,不过那座教堂感觉一般,没拍出啥好照片。
街头巷尾丨gai溜子的随手拍拍
之前也是看了很多笔记,形成了我走的这条路线。但是下面这几处,都是我的意外收获,这也是当gai溜子的好处,就是不经意会捕捉到“意外”。 比如 这个餐厅门口的海报 ,这三分薄凉、三分讥笑的表情,我可真的是太喜欢了。
📍卓越楼(Excelsior House):被墙上的壁画吸引,与窗户的配搭毫不突兀,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结合。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栋楼建于1885年。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拓宽商业街(Commerce Street),这栋楼的一半被拆除了。2020年底,这栋楼又有了“新衣服”,壁画 Maunga(毛利语是山的意思),被安装在了此处,由 新西兰 艺术家Shane Cotton 创作。
📍汉普顿宫公寓Hampton Court Flats: 奥克兰 一座历史悠久的公寓建筑,20世纪30年代建成投入使用,20世纪50年代被改建为办公楼,现在仍然是公寓建筑的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军实施种族隔离制度,非裔 美国 军人不能进入市政厅,这里有一家专门表演爵士乐的俱乐部。
📍圣帕特里克座堂:哥特复兴式建筑的典范,也是 新西兰 天主教的精神中心。教堂本身没啥特点,和 新加坡 圣安德烈 座堂(St Andrew's Cathedral)很像,可能座堂Cathedral都是一个风格?但是它的位置就在天空塔正北侧(圣马修教堂在天空塔正南侧),也是能给天空塔拍“证件照”的好地方。
——奥克兰周边篇——
汉密尔顿 花园:距离 奥克兰 131公里,2小时车程 拉格伦 :距离 奥克兰 155公里,2小时车程霍比特人村:距离 奥克兰 167公里,2.5小时车程 怀托摩 洞穴:距离 奥克兰 190公里,3小时车程
汉密尔顿花园丨世界公园的花园版本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9:00-17:00社交网络上都说好,甚至在花园门口,两个 伦敦 来的老太太,拉着我可爱的小手,说:“Amazing! You must go!”但是等我逛完整个花园,我也没有完全没有get到,它到底哪里amazing。 汉密尔顿 花园分为天堂花园、富饶花园、畅想花园、栽培花园与景观花园,五个区域的入口都汇集在中庭,每一道拱门都是入口。
天堂花园(Paradise Collection)是一些小型园林的集合,每一个花园都是一个国家的风格,有 中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意大利 、 印度 等等。我站在这里的感觉,就仿佛到了世界公园( 深圳 叫做世界之窗),一股山寨感扑面而来,所以想山寨的风也吹到了 新西兰 ?
富饶花园(Productive Collection)代表人与植物和谐发展共存,包括:毛利民族园(Te Parapara Garden)、厨房园(Kitchen Garden)、草本园(Herb Garden)、持续发展庭院(Sustainable Backyard)、古 埃及 园(Ancient Egyptian Garden)。我在看到所谓厨房园的时候,崩溃吐槽到“这不就是菜园子吗?”还有古 埃及 园,这种国家类型的,应该放在天堂花园啊。这不是要逼死强迫症吗?
看到官网的介绍, 汉密尔顿 花园在春天,开始收门票20 新西兰 元。如果这个价钱的话,我觉得就没必要去了,如果还是免费的话,那就随便走走吧。
霍比特人村丨横店片场的新西兰版
🎫门票:120 新西兰 元🕰︎开放时间:需在官网预定导览,第一场8:30,最后一场16:30,耗时2.5小时作为《指环王》20年的老粉丝,电影和小说看过无数遍的我,本来对于霍比特人村是很期待的。当初我有多期待,现在就有多失望。因为在霍比特人村必须跟着向导,我作为一个自由行的人,被迫搞出了跟团的感觉;在每个地方的停留都有时间限制,而且一大堆人挤在一团拍照,这种体验真的是太差劲了。
如果你也喜欢《指环王》,那就降低一些期待,也许你还愿意去沉浸; 比如 走入山姆怀斯·甘姆吉的家,在宴会树下玩跷跷板,在绿龙酒馆喝杯酒。但是就我的经验,和很多人一起“大拨轰”,真的很难回想起电影情节,就清楚自己是到了影视基地,就像我去过的镇北堡、车墩一样。
唯一能进入的房子,就是山姆怀斯·甘姆吉的家。我们的向导说《指环王》的结尾是山姆的婚礼,这个能说错其实挺不应该的,因为后面还有几个情节, 比如 佛罗多完成著作、离开中土世界等等。但是,《指环王》的最后一幕是在这里,大门关上、电影结束,这个设计还蛮好的。
↑图片来源:截图-腾讯视频,网址: *** 在山姆家“做客“当然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游客、工作人员也很多,拍到一张空镜真的太难。只得拍一些家具、软装,他家软装里好多碎花、流苏,非常符合我的审美。
后来回想, 新西兰 路上的很多风景,比起这个”影视基地“,都更容易让我想到《指环王》。 比如 路边的一条河流,经过的一座山脉,那真是“生活在电影里”的现实版本。
怀托摩洞穴丨十分坑爹的萤火虫洞
🎫门票:75 新西兰 元🕰︎开放时间:需在官网预定导览,第一场8:30,最后一场18:35,耗时1小时好的,我要开始全面吐槽了。原本我看官网介绍,是乘船在河道看萤火虫,心中那可是无限期待。结果,1个小时的tour,先讲了半个小时钟乳石,这个像大象、那个像一家三口,外国人听得倍儿起劲。我和我朋友一脸:你们没见过钟乳石吗?我们京郊的石花洞都比这个强啊。
↑图片来源:截图- 怀托摩 洞穴官方facebook页面,网址: *** 终于忍着无聊听完钟乳石,到了坐船看萤火虫的环节。好家伙,那片水域还没我们单位食堂大,而且他划船都不用桨、也不是靠浪,他靠的是拽墙壁上的固定绳索,你就想象这块有多小了吧。萤火虫是养殖的,就在头顶一团团,小小的“哇塞”了一下。因为洞里不让拍照,所以找了官网的图片。
拉格伦丨计划之外的冲浪小镇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早上去完 怀托摩 洞穴,两个人都有点郁闷。这时候刷社交网络,突然发现了 拉格伦 (Raglan),于是兴冲冲开车前往。一来到海边(Te Kepuo Beach),看见那瓦蓝瓦蓝的水面,我整个人都被治愈了,忘却了 怀托摩 是多么坑爹。
当地人也是非常休闲、放松的状态,跟我在 北京 的紧绷完全不一样,跳水、游泳、皮划艇、看书、发呆等等。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玩”!我不确定我在何时,能够拥有这样的状态,也许55岁退休之后?
小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冲浪店、餐厅、杂货店等等,以棕榈树分割车道。如果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在这里度度假、冲冲浪。想必在这的精神状态,能堪比“ 天津 跳水大爷”。
——惠灵顿篇——
🦶 新西兰 的首都、第二 大城 市,位于北岛的最南侧,距离 南岛 一海之隔。据说是为了平 衡南 北岛关系,所以没选择北岛的 奥克兰 、也没选择 南岛 的 基督城 。气质很有 香港 的味道,但是比 香港 小多了。🧭我的路线: 古巴 街→ 惠灵顿 缆车→旧公共基金大楼→国会大厦→女王码头→旧银行大楼
惠灵顿缆车丨梦回香港的太平山顶
🎫门票:单程6 新西兰 元,往返11 新西兰 元🕰︎开放时间:周一-周五7:30-20:00,周六 8:30-20:00,周日和公共假日 8:30-19:00 惠灵顿 的缆车,起点是**商务区的兰顿码头(Lambton Quay),终点是市区的高处卡特天文台(Carter Observatory),在这里能够俯瞰海港、城市风光。
这让我想到了 香港 的山顶缆车,起点是**商务区的中环,终点是市区的高处太 平山 顶,俯瞰 维多利亚 海港、中环的高楼大厦。但还是山顶缆车的风景更好一些,这是18年和Lexie去看夜景的时候。
记得买票的时候,我还惊叹门票便宜,去过之后觉得只值这个钱,它要再贵都有点过分了。不过,虽然缆车风景一般,我却买到了明信片,是 新西兰 唯一入手的明信片。
女王码头丨傍晚时分的海滨小路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海边。根据地图上的显示,这里叫做女王码头(Queens Wharf)。此时也有点疲倦,坐在长椅上望着前方,一座仓库、一艘小船,组成了适合拍照的画面。正是傍晚时分,周围特别安静,只能听见海浪的声音。
沿着海滨的小路走,看到一处高大的塔吊,让我想到了徐汇滨江。每次去姐姐家做客,必定会去徐汇滨江散步。塔吊是运输中的重要角色,它如同不知疲倦的大力士,装卸运载着货物。天空中飞过一只小鸟,跟塔吊相比是那么渺小。
如同徐汇滨江一样,这里也有一些市民,有人骑车、有人跑步、各得其所。还有一些由仓库改建的艺术馆,这不就更加像徐汇滨江了吗?但这种艺术感不止在博物馆,就连一个路边的水龙头,配色都有种高级感。
就算是上班再苦闷,走到海边小酌一下、喂喂海鸥,感觉也是挺治愈的一件事。要么人家梁朝伟也爱喂鸽子呢。
旧银行大楼丨周董打卡的黄色建筑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周一-周五9:30–17:00,周六10:00 – 16:00,周日11:00–15:00如果不是周杰伦在这拍照,这栋奶黄色的大楼会被知道吗?2023年6月,周杰伦在社交网络平台,发了一张站在 惠灵顿 市中心的照片,背景就是旧银行大楼(Old Bank Arcade)。
↑图片来源:截图-周杰伦ins页面,网址: *** 1901 年, 新西兰 银行在这栋宏伟的建筑中开设了总行。后来它空置了许多年,直到20世纪90 年代末, 悉尼 维多利亚 女王大厦的修复公司,对这座几近废弃的建筑进行了修复。
目前这里是一座购物中心,里面有服装店、杂货店、咖啡店等等,也保有了银行时期留下的钟表、花砖等等。
——基督城篇——
🦶 新西兰 第三 大城 市,也是 南岛 第一 大城 市,city center也并不算大,但是靠步行不太行,复古电车倒是不错的选择。 基督城 是一座气质很混搭的城市,一街之隔的两个艺术场所, 基督城 艺术中心是复古气息,而 基督城 美术馆就是现代风格。🧭我的路线: 基督城 美术馆→ 基督城 艺术中心→ 基督城 植物园→雅芳河→河畔市场
艺术中心丨有趣至极的空中楼阁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周一-周日10:00-17:00整个艺术中心,最期待、最神奇的,就是这个“空中房子”, 大名 叫做回声(Echo),由艺术家Neil Dawson创作。在“房子”下面仔细观瞧,原来是用一根根铁丝固定,真好玩儿!
这里 坎特伯雷 学院(现 坎特伯雷 大学)、 基督城 男子中学和 基督城 女子中学的所在地。现在整片区域除了艺术中心(Art Center),还有电影院、酒店、餐厅、商店等等,算是一个集合体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