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首纪念】韶关 ☆ 三江碧波穿境过,十里青山半入城
善美韶关 | 人心善,风物美
我想,租个房子住下来,体验当地人生活,这大概是了解当地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了吧 由于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原因,不可以出国,也不可以到处跑,却阴差阳错在 韶关 住了大半年,正是这段时光,可以让我放射状地对 韶关 周边进行深度游,让我可以深入的了解,这里的景色、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的特产、这里的美食 。 三江 碧波穿境过,十里青山半入城,这正是 韶关 市的生动描写。 韶关 的旧称是韶州,明清之际,当地设立水路三个税关,俗称 韶关 , 韶关 因而得名。而从其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来看,“关”显然更清晰表达了, 韶关 的咽喉要害地位。 韶关 有 三江 六岸,也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韶关 自然景观十分美丽,江河水系发达,流经市区的西河武江、 东河 浈江汇合之后成为北江,形成Y字形,由北往南流淌,给予 韶关 丰富的滋养,成为城市构建的天然景象。
百年东街位于 韶关 市浈江区东堤路一带,曾是华南历史上最繁荣的商贸街之一。清末民国时期,是无数南来北往的走卒商贩进出 广东 时的商贸、休憩集散地,是粤湘赣三省交界最繁华商贸街,是当年赫赫有名的“老板街”。
在铁路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豪迈壮语,曾经昭示着铁路运输在 中国 经济大动脉中的不可撼动的优势。作为京广铁路线上的关键枢纽城市, 韶关 在铁路运输方面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知道大家可曾想过,每次和你在站台上都有“一面之缘”,无数次带你往返于 韶关 与 广州 之间的火车头来自哪里?也许你以为TA们来自未知的远方,曾几何时,TA可能离我们很近。
当旧铁路现成了网红的时光隧道,或许每个人心中都希望找到一条时光隧道,重回到简单,美好的过往。
提起 韶关 ,或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风景绝美的丹霞山和 三江 六岸,亦或是车水马龙的街道……但 韶关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实也有不少,隐藏在高楼和商圈背后的老街小巷~光明巷,就是其中之一!
南华寺坐落于 韶关 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的曹溪之畔,人称东粤第一宝刹。 TA是 中国 佛教名寺之一, 中国 佛教禅宗著名寺院,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很多人去南华寺烧香拜佛,因为这里是出了名的“灵验”,如果你是去旅游观光的,这里既是一个好景区,也是一个很好的心灵放空的地方~
守候了一冬的信念,等待着春暖花开, 人间三月,清新而又婉约。此刻的东华寺, 生机勃发,山花烂漫。 粉嫩的樱花, 为这冬日沉寂的山水, 增添了一抹早来的“春意”。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 赤壁 丹崖为特色。这里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低参差,错落有序;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锦江秀水,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丹霞山正是以其雄、险、奇、秀、幽五大特色和独到的人文景观而名闻天下。
云门寺由文偃禅师创建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时年60岁的文偃经奏准南汉王同意由原驻锡地灵树移庵,领众开创云门山,他“因高就远,审地为基”,创建梵宇,经历5年而告功竣。据云门山志记载,寺观建成之后,“闻风向道者,云来四表,拥锡衣止者,恒逾半千”。文偃禅师开示法语,立章传道,并在此创立“云门宗”。
1500米的古巷,鹅卵石铺成的石路被岁月磨得锃亮,小巷有175个古老的姓氏祠堂。由此向南,南粤8400公里的海岸线,及至南 中国 海之外的异国他乡,古老的宗祠、里社、巷陌、诗书人家,处处透露出中原士大夫文化在岭南的遗风与余韵。问及先人来时路?无不称 南雄 珠玑!
广东 的天气说变就变,一夜醒来就入冬了。有人在朋友圈感慨忘穿秋裤的无奈,我则悠然地整理相机里的照片,寻找那一抹专属于我的秋色—— 韶关 南雄 帽子峰林场。
因丹霞名山韶石而得名,古城 韶关 已走过了千年的悠悠岁月。在秋风微凉的季节里走进一个个 韶关 古村,山水墨色间灰瓦白墙依旧美丽如昔。
年轻的一代,没经历过粮簿、粮票时代,不知道粮所、粮仓是何物。在这里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融合,用影像带着回到那个有温度的年代,追寻粮库发展的历史轨迹。
夏日炎炎,田野里绿树掩映,沿着田间小路一直走,便能闻到一股水稻特有的清香,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在大家心目中,沙漠,是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一眼望去尽是黄沙,但如果是红沙漠呢?
任时光荏冉,任岁月变迁。 中山 公园带给人们的美好,一直如梦般收藏在生命的画页中。这里,似乎变成了一个“怀旧”的地方,但,其实一直没变,它还在那里 ,陪着 韶关 人长大,陪着 韶关 人变老。童年的你,是否也在。这座快乐星球,留下过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呢?
盛夏六月,又是一季烈日炎炎的夏天,又是一个热情似火的季节,碧波万顷的荷塘,是心旷神怡的好去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百亩荷塘尽现眼前。田间的路挺好走,能走进荷田,在荷花池黎拍照,效果很棒,有比人矮的荷花区域,也有比人高的,白莲花、红莲花,总有你喜欢的。
百年东街|昔日韶城吊脚楼,今日百年老东街
凡是老 韶关 都知道,以前在 东河 桥头(靠近风采楼一端)往右拐,沿着码头梯级往下走,就到了 韶关 市区最古老的巷子之一——太平巷。太平巷已于2006年拆除,现在原址上建“百年东街”,只有两棵龙蟠虬结的老榕树依然伫立在这里,看尽韶城的沧桑巨变。
百年东街位于 韶关 市浈江区东堤路一带,曾是华南历史上最繁荣的商贸街之一。清末民国时期,是无数南来北往的走卒商贩进出 广东 时的商贸、休憩集散地,是粤湘赣三省交界最繁华商贸街,是当年赫赫有名的“老板街”。
另外,抗战时期, 广东 省政府为避战火曾北迁 韶关 ,因此,该地还成了 广东 最著名的交通休闲集散地之一,给大量到 韶关 躲避战火的珠三角人群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位于 韶关 市浈江区东堤路一带的百年东街经过近百年的繁华,留下了一大批明风格各异的古建筑,如:风采楼、大成殿、太傅庙、广式建筑群广富新街、濂溪书院、 广州 会馆旧址等。
清末民国年间,这里的江面上千帆竞发,沿岸商贸活动十分繁忙,便出现了大量的“吊脚楼”。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货船可以直接驶入吊脚楼下,而楼下装有一扇活动门,可以方便地将船上的货物吊到楼上再转运至陆地其他地方。
由于广府人聚居此地,临街两旁商铺建筑均筑有骑楼,颇具南洋风格,既有青砖、清水墙、瓦檐斜臂的古建筑工艺,又有 新兴 的混凝土梁柱、飘蓬等西洋建筑特色,融合了南北和古今中外的建筑艺术风格,适合亚热带多雨气候的特点,骑楼成了避雨的场所,是 韶关 市最早,也是最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群。
伴随着漫长的风雨侵蚀,东堤北路上的古旧吊脚楼和其他古建筑许多已经成为危房,根本性的修缮迫在眉睫。为此, 韶关 政府决定对东堤北路进行一次既继承文化遗产又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大改造。
新建 的东街保留老街区原有风格风貌和传承历史文化,以 中国 内陆渔人码头和休闲旅游文化氛围为主题,欲打造成大型滨江商业风情步行街,再现 韶关 东堤北路过去百年商业的繁荣。
卸货、挑担、扛袋、卖鹅……这些在现代都市里已经很少见的市井百态以雕塑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商业味浓厚的东街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这些雕塑所刻画的场景,也是上个世纪繁荣一时的东街的真实写照。
韶关 市区中心,解放路和风采路之间,全长约800米,是粤北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风度路为纪念唐代名相、曲江(今 韶关 市)人张九龄而得名。“风度”二字取自唐玄宗“风度得如九龄否”。路上原有风度楼,后因街道扩建而楼毁。步行街经营服饰、五金家电、金银珠宝、美食、土特产品、药材等,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其中包括各种大型、专业购物中心:冬菇街、陆羽茶庄、电器街、摩托车一条街、风度广场电讯设备中心、服装批发中心等等。每当华灯初上,这里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说到风采街,必然要说到风采楼,说道风采楼,有必要强调,不要忘记另外两座曾经富有胜名的跨街骑楼,风采楼、风度楼、风烈楼。三座名楼并驾齐驱,都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有名人物而修建。如今只剩下风采楼依然耸立,其他两座风度楼、风烈楼早已消失在历史烟波之中。风采楼,是为了纪念于靖这位历史名人修建,在风采楼前面挺立着于靖的雕像和生平事迹介绍。
风采楼曾在1928年时因扩建马路被毁,如今的风采楼为1934年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60年公布为 韶关 市文物保护单位。曾一度改名为“东风楼”,后恢复原名。风采一词是来自于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宋襄是借用“风采”一词比喻余靖的学识和品格。“风采楼”三个字的题额,是明代书法家陈 白沙 茅笔字的存世珍品。
位于风采楼旁边建有步行街,主要是商业街道,南北狭长的老街道,我们只是从街口走过。汽车穿过风采楼西行,林荫遮盖的小街道两旁,全是销售摩托车、电单车的商铺。这里是百姓传说中的“钢铁一条街”。 韶关 城市没有禁摩令,因此,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喜欢使用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成为 韶关 市区一道亮丽风景。
雨后的夜晚幽静安然,清爽的空气也带着几分甘甜。何不趁此机会漫步浏览,对于一个陌生的城市,欣赏霓虹闪烁,夜幕笼罩下的城市,因为有了灯光的装扮,完全不同于白天,尤其是被连续不断的春雨冲刷之后,更有新鲜的娇艳,魅力所在~
走到风度路步行街的尽头,记忆中的大概方向,直接左转向江边走去,到江边向右转,沿江堤拍摄夜景,两岸灯光工程耀眼,彩虹桥出现在眼前,横跨武江的彩虹桥,在夜晚才能够感受到彩虹的意义。 韶关 是座水城,是因为浈江、武江、北江横贯市区,过去素有船城的说法,因为交通依赖于船只,过江的需要渡船,做买卖的依托船只,设关征税也是船只。当大桥取代船只以后,又有桥最多的骄傲,有了桥上的灯光装点,夜晚赏桥也是必然的景致。
韶关机务 | 寻找满是怀旧风情的铁路段
韶关 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民国初期韶州火车站投入使用,此后拉来了避战移民,拉来了广府文化,拉走了矿产资源,拉来了一时的繁荣。 韶关 南郊3公里,有一个普通市民可能不太熟悉,但铁路迷一定很熟悉的火车头的“基地”—— 韶关 机务段。
机务段是火车头的车库及检修地点, 韶关 机务段现在已经并入了 广州 机务段,不少铁路职工和家属都还是喜欢叫它的老名字。这里停放了许多封存的火车头,不时有摄影爱好者和铁路迷会来这里拍照。
成立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 韶关 机务段,成立时间甚至早于 广州 机务段。多年前并入 广州 机务段后, 韶关 机务已经繁华不再,但却留下了一片难得的平静。即便近年来新增了多条铁路、公路,京广铁路作为韶城的经济命脉,地位从未动摇。
与曾经的鼎盛时期相比,现在仅剩的车型是在是少得可怜 韶关 机务段,TA也曾辉煌、热闹,如今身处于此让人感觉到的却是平静在我市南郊有这么一个地方,我敢说,你身边大部分人都不曾来过,这里是 韶关 机务段。没错,之前总在站台上和你有“一面之缘”的可爱火车头很可能就停在这里。
穿过安静的员工生活区,穿过头顶有火车轰隆轰隆开过的桥洞,穿过碎石穿过时光,来到这里。小心翼翼地避开铁轨上的高压电,我们站在这小世界的**。 韶关 机务的这一隅,似乎已被时间遗忘了。到处是懒散休憩的生锈火车头,静静停在铁轨上挨在一起,暴烈的阳光是赠礼,将它们身上镌刻的时光擦拭得闪闪发亮。蓝得发亮的天空,曝光过度的天空之下没有人。
种类繁多的火车头的故事可能只有铁迷能够如数家珍,普通人的我们就默默地向这些经受了几十年岁月的洗礼的沧桑身影行瞩目礼吧。
就这么沿着铁轨一直走,一直看,胸中藏着磅礴的情意。我停在一个墨绿色火车头的面前,它叫“东风”。好像这里所有的火车头都叫做“东风”。爬上它的操作室,英雄的火车头神秘的操作室总是那样引人入胜引人联想……
七月的南方,阳光炽烈,万里无云。避无可避,只能任由它劈头盖脸地倾泻在身上。铁轨穿过狗尾巴草延伸到野草丛生的那一边,那边,是看不清面目的山峦和楼房。
可除了疯长的野草,生锈的火车头和安静延伸的铁路之外,这里别无一物。
这些 中国 铁路运输历史上的功臣,都低调地被停放在各个角落,还有些已经被拆解,进入纪念馆安享“晚年”。向远方延伸的铁道弥漫着浓浓的工业气息,铁路职工在这里留下过汗水,火车经过留下了悠长的鸣笛声...... 韶关 机务段,TA也曾辉煌、热闹,如今身处于此让人感觉到的却是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