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拜占庭足迹的土耳其之行
土耳其 是一个神奇的国家,他横跨亚欧大陆,有着类似于 中国 多样的自然风貌,更让人称奇的则是他更为多元的文化交融,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 希腊 人、 罗马 人乃至今天的 土耳其 人等一系列的东西方民族都曾经在此称雄亚欧,而拜占庭在这其中无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中历史课本下方的一条注释让我第一次知道了“拜占庭帝国”,当时,就对这个略显繁缛,却又朗朗上口的名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历史课本的一带而过也让我产生了不断去了解他的欲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过书籍和网络,多少了解了一些拜占庭帝国的历史:查士丁尼、希拉克略、尼卡暴动、圣象破坏、马其顿中兴、尼西亚复国等等也让拜占庭帝国在脑海中的印象逐渐清晰,产生了直接参观帝国遗迹的冲动,而这一次,借着蜜月旅行,我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下面我就大概说说这次出游中与拜占庭帝国的邂逅,为了叙述方便,相关的地点不一定以行程的时间顺序为准。 一、以弗所古城——拜占庭帝国的先声 虽然以弗所是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但是我更愿意在文章的开头提及他,大约公元前10世纪, 希腊 女神阿尔忒弥斯引导她的人民在此建立了城邦,并留下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下图为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现遗址的神庙建于 希腊 化时期,经历了战乱和西方殖民者的劫掠后,原址仅存一根半柱子和一些地基,但是依旧不难想象当时神庙的宏大)
从此以后,以弗所日渐繁荣,到了 罗马 帝国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了帝国第二大都市,以弗所古城的遗址大多也是这个时期的遗存。在供游人参观的区域,连绵的 罗马 柱标注围合成了诸如图书馆、议会、市政厅、陵庙、剧院、市场、教堂、住宅、甚至于妓院的遗址,圆形剧院的建筑技艺尚未摆脱古 希腊 的传统,依旧是借助地形依山而建,
而其他的遗址的 罗马 特征则更为明显,无论是华丽的 科林斯 柱头装饰,还是连绵不断的拱券,都揭示着帝国曾经的骄奢淫逸,声色犬马
此时的 罗马 人,依旧信仰着自己古老的多神异教,然而日后拜占庭帝国的精神武器基督教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圣经》中,以弗所的名字不断出现,《新约》中“人类最神圣的作品”直接被冠以《以弗所书》之名, 圣约翰 , 圣保罗 ,圣母 玛利亚 都在此留下了足迹,使徒们传布福音的足迹也受到了后世的瞻仰,在古城教堂的遗址上,偶遇了一群信徒唱诗,空灵的歌声与破败的残墙仿佛把人带入了那个《圣经》中所描述的渺远岁月。
基督教初期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这座城市最初也并未将其推上神圣之位,多位 罗马 皇帝对基督教徒采取了残酷的迫害政策,其中就包括以弗所陵庙中所供奉的这位 罗马 “五贤帝”之一的哈德良皇帝,
圣保罗 据说也在圆形剧场被怨恨其抢了他们生意的异教神像制作工匠们夺去了性命。然而当基督教成为了帝国的统治思想时,内讧也接踵而至,在公元431年召开的以弗所大会上,主张耶稣出生时尚未具有的神性的聂斯托利教因为惹恼了主流观点被宣布为异端,不得不远走波斯乃至 中国 。以弗所记录了繁华,记录了信仰,也记录了黑暗。强盛的 罗马 帝国终于陷入了动荡不安,以弗所在天灾人祸的摧残下也逐渐成为了废墟,被世人所遗忘。然而在时代的洪流中, 罗马 帝国也在不断地演进向新的形态,并找到了新的立足点。 二、圣索菲亚大教堂(附神圣 和平 教堂,瓦伦斯水道桥)——“伟大的所罗门王啊,我已经超越了你!” 公元310年,君士坦丁大帝发布“ 米兰 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化,330年,君士坦丁堡竣工,帝国统治从此以 希腊 半岛为中心,在此后的一系列会议上,基督教逐渐成为了帝国的统治思想, 希腊 文化也逐渐在 罗马 帝国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悄然的变化在不断进行,但是在476年帝国丧失对其发源地 意大利 半岛的控制后,恢复故土对于雄心勃勃的 罗马 皇帝们依旧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 公元532年,刚刚 平定 “尼卡(Nika)暴动”,面对 满城 废墟的查士丁尼大帝急需一座伟大建筑来预言自己的伟业,圣索菲亚大教堂诞生了,在这座献给上帝的圣智(Sancta Sophia)的华丽教堂中,名贵的建材和精美的装饰固然引人注目,但是更令人称奇的则是它前无古人的建筑技艺
走进圣索菲亚大教堂,你首先会迅速被他那超乎寻常的顶部吸引住目光,四方的屋顶上轻灵的悬挂着一个圆形的穹顶,光线在穹顶下连成一个圆圈,仿佛使人真正的沐浴在上帝的圣智中。原来,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建筑结构技艺上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创新突破
方形的平面利用四个三角形帆拱的过渡,使得圆形的穹顶优雅的悬挂在偌大的空间上,彻底摆脱了以往的穹顶建筑(万神庙)给人带来的笨重感,建筑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而为了平衡推力所加建的半圆形穹隆又给人一种层次井然,回环往复的美感(大致画了张图解读一下)
另附一张 罗马 万神殿的空间,虽然也有着自己的美,但是这种圆形平面显然不利于空间的充分使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537年大教堂建成之后,查士丁尼大帝兴奋的说道:“伟大的所罗门王啊,我已经超越了你!”而他之后几乎恢复帝国极盛疆域的霸业也就此开启。同样兴奋的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他们对大教堂神奇的穹顶啧啧称赞,并把他用在了本民族建筑的设计中, 耶路撒冷 的圆顶清真寺、 印度 的泰姬陵、 佛罗伦萨 的圣母百花大教堂, 巴黎 的先贤祠, 华盛顿 的国会大厦,这些如雷贯耳的建筑无一不流淌着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血液。 如果说君士坦丁堡是这出帝国大戏绝对主角的话,那么圣索菲亚大教堂一定是主角头上那顶最璀璨个的王冠,伴随着帝国的兴衰而一同起伏,帝国大多数重大活动,必定在这里举行;1204年十字军攻破君士坦丁堡时,把这里改为了天主教堂,1453年 土耳其 人则将其改造成了清真寺,在大教堂的四周加上了四座宣礼塔。
这是信仰的灾难,但是大教堂笨重的身躯与灵动的宣礼塔遥相呼应,反而提高了欣赏者对大教堂外部空间的视觉体验,历史的玩笑仿佛就是在这么的不经意间。今天,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了一座博物馆,供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历史。 进入托卡普皇宫的庭院,排成长龙的游客队伍以及严禁照相的规定让我瞬间失去了游览的冲动,转而进入了皇宫庭院中的神圣 和平 教堂,查士丁尼大帝在尼卡暴动后对全城大肆营建中就包括了他,其建于公元540年
相较于索菲亚教堂,他的外貌普通很多,但是确是 伊斯坦布尔 唯一保存的与索菲亚教堂同时期的建筑 ,走进室内,穿窗而进的阳光和鸽子的咕咕声成为了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整个教堂没有多少雕饰,大面积裸露的石块告诉我们他的地位远不如圣索菲亚大教堂。
但是其特别的地方在于, 土耳其 人入侵时,唯一没有将这座教堂改做清真寺,而是将他围入了皇宫,现在神圣 和平 教堂作为音乐厅,经常举办相关的活动。神圣 和平 教堂因为没有显赫的地位而得以完整的保存了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的建筑风貌,向我们传递出了更为真实的历史信息。而同样的质朴还体现在了高大的瓦伦斯水道桥上,君士坦丁堡建立在起伏不平的地形上,城市供水就成为了很大的问题,于是,一座座水道桥拔地而起,日夜不停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而由此可以看出的,则是 罗马 人和 中国 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的巨大差异,当 中国 人选择建立城市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相地”、“堪舆”、考察“风水”,精心布置谋划,而 罗马 人的选择就相对随心所欲的多,城市供水成问题,就建立高大的水道桥以弥补,这种简单、强悍的思维方式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壮观的景致,也在查士丁尼大帝的领导下创造了帝国最后的辉煌。
(查士丁尼时期几乎恢复极盛疆域的 罗马 帝国) 三、 卡帕多奇亚 , 伊斯坦布尔 历史博物馆——帝国的动荡和转型 去 卡帕多奇亚 坐热气球最近成为了人们最向往的活动之一,在辽阔的荒原上,经过五彩缤纷的热气球装点,顿生梦幻之感,平添浪漫之色,人们惬意的观赏美景之余,对 卡帕多奇亚 这边荒原所承载的历史也产生了好奇。
月满则亏,盛极必衰,查士丁尼为帝国带来了庞大的疆域,也导致了国库的亏空,在昙花一现的中兴后,内忧外患伴随了帝国接下来数百年的历史。首先登场的便是外族入侵,公元651年,和 罗马 帝国缠斗400余年的萨珊波斯帝国亡于阿拉伯人的铁蹄之下,阿拉伯人威胁 罗马 的不仅是强大的军队,一种全新的信仰——伊斯兰教也成为了他们有力的精神武器,在先知追随者们的席卷下,帝国永远的失去了对 埃及 、叙利亚的控制,阿拉伯人在帝国领土上攻城略地,一度进犯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下,异教的进犯当然的产生了大量的受迫害的基督徒,他们惊恐的逃到了 卡帕多奇亚 的荒原,日夜祷告祈求上帝的拯救,然而主的信徒之间的内讧却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 罗马 皇帝们对教会掌握的巨大权力日益忌惮,并在东方文明的非偶像崇拜传统的熏染下发起了对教会权力象征的圣象进行破坏的运动,运动的过程无非是尔虞我诈,无须详述,结果又一大批受迫害者走上了逃亡之路。在 卡帕多奇亚 的生活艰苦异常,没有住处,就寄宿在远古人们留下的石穴中,没有教堂,就在石洞中劈砍出一个,没有圣象,就就着简陋的材料自己涂抹出来,信徒们祷告声伴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而他们也将永远的留在这片失落之地。而同样失落的 罗马 皇帝们,也永远的放弃了恢复故土的念想。
内忧外患的恶果接连呈现,不仅领土大片沦丧,就连基督教领导者的位置也被后起之秀法兰克王国所取代,但是在这危局之中, 罗马 转型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过。查士丁尼之后正是出身于这片 卡帕多奇亚 荒原的希拉克略大帝真正意义上开启了 罗马 向拜占庭的转变之路,为了应对与异族频繁的作战,他在地方上实行军区制度,使得地方军队领袖有一定的自治和税收的权力,提高其作战的积极性;在文化上,希拉克略摒弃了帝国使用数百年的拉丁文字,将帝国主要领土上通行的 希腊 字母作为了官方文字,虽然 罗马 人至终自称为 罗马 人,但是他们的各项制度已经发生了巨大变更,文化上已然 希腊 化,一个 希腊 化的名字“拜占庭”已经可以更好的称呼和形容他们了,在 伊斯坦布尔 的历史考古博物馆,刻着 希腊 字母的残片俯拾皆是,便是拜占庭帝国已经成型的象征。
入夜的 卡帕多奇亚 寒冷异常,旅馆的阳台上可以依稀看到 格雷梅 小镇的灯光,拜占庭帝国漫长的衰落后又迎来了这如灯光一般的马其顿中兴,这次中兴时间稍微长一些,因为之后,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四、加拉太塔,柯拉教堂、君士坦丁城墙和其他——拜占庭帝国的绝唱和回响 拜占庭人没有把握好马其顿中兴的势头,在一系列新乱局的铺垫下,毁灭性的灾难来了,1204年,第四次东征十字军攻破君士坦丁堡,烧杀劫掠,繁华的城市陷入一片火海,也彻底摧毁了拜占庭复兴的希望,1261年,拜占庭帝国的继承国之一尼西亚帝国在近60年的征战后一举收复君士坦丁堡,这是一个胜利,但是过于突然,突然到拜占庭人直到灭亡时都没有缓过神,但是无论如何,拜占庭帝国进入了他的末代巴列奥略王朝。 巴列奥略王朝虽然在在帝国历史上占据了最长的时间,但也是在这一王朝,广阔的疆域,强盛的军队已经成为明日黄花,拜占庭的皇帝们在日益强大的 西欧 国家和奥斯曼 土耳其 帝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 加拉太塔,又一个 伊斯坦布尔 的热门景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喜欢来到塔顶,俯瞰 伊斯坦布尔 的全城风貌,上面布满的和 中国 景点一样的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此一游”让人不禁莞尔,殊不知加拉
太塔的建造者们也有资格写上这四个字,加拉太塔始建于公元6世纪,原为木塔,东征十字军将其焚毁。拜占庭复国后,因为帝国财政的捉襟见肘,一直没有重建,直到1348年在与拜占庭有着密切经贸联系的 热那亚 人的帮助下,重 新建 成了一座石质的加拉太塔。帝国的颓败几乎是全方面的,财政拮据,政治混乱,领土不断的被变卖以换取短暂的喘息,而曾经驰骋沙场的皇帝们甚至要时不时的去西方乞求各方面的帮助。然而,在这“百业渐废”中,艺术的发展却是一枝独秀,当你走进柯拉教堂,就不得不感慨了,虽然柯拉教堂相较于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托卡普皇宫这些著名景点相对默默无闻,其位置也尴尬处于远离大多数旅游景区的老城区 西北 角,但是丝毫不影响其精美壁画的举世闻名,柯拉教堂的壁画创作于13-14世纪,各样的 马赛 克拼嵌出了耶稣和圣母的一生,得益于 土耳其 苏丹 的下令保护,虽然柯拉教堂也被改作了清真寺,但是这些壁画几乎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壁画除了在装饰上的富丽堂皇,也可以发现部分人物的表情已经不是那么呆板,透视结构也在逐渐的完善,伟大的文艺复兴已经悄然孕育在这一片片的 马赛 克中。 然而,纵使艺术再发达,帝国的衰落也无法拯救,1453年,用“君士坦丁堡市长”来形容拜占庭的皇帝一点也不夸张了,同样在这一年, 土耳其 人使用新式武器乌尔班大炮轰开了屹立千年的君士坦丁城墙,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作战,不知所踪,拜占庭帝国在炮火中画上了句号。柯拉教堂的不远处便是一段城墙的残迹,现在城墙内只是一个普通,甚至略显衰败的居民区,残垣断壁中似乎还能听到攻城的火炮声和两军作战的喊杀声。拜占庭帝国的两大军事武器, 希腊 火和君士坦丁城墙曾经帮助他绵延千年,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拜占庭帝国辉煌过,但是他腐朽了,就逃不了灭亡的命运,这是世上颠扑不破的真理。
(拜占庭帝国灭亡前夕的疆域) 如今,君士坦丁堡已经改名为 伊斯坦布尔 ,国家的首都也从这里迁到了 安卡拉 ,但是世界之都的风采依旧不减,世界各地的游客,各国的语言相映成趣。坐在遍布大街小巷的欧式餐厅中,不时可以听到宣礼塔的诵经声,独立大街的小红车前走过的可能是穿着罩袍的女子,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背景前是悠闲的垂钓者和飞翔的海鸥,它们乘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风飞向远方,相较于帝国的旧梦,享受这一刻慵懒的时光才是最重要的吧。
尾声 这次出游,除了与拜占庭帝国的邂逅外,旅途中遇到的人们也成为了有趣的点缀,无论是主动为我们指路的外国美女,还是自告奋勇帮助我们拍摄纪念照的路人大叔;无论是在山顶上轻声哼歌的 日本 女生,还是一边卖东西一边调戏我们的 土耳其 小哥都成为了这次旅行回忆的一部分。奇妙的 土耳其 ,期待着你同样拥有古城遗迹的棉花堡和 安塔利亚 ,期待着你盛开着番红花的萨夫兰博尼,期待着你见证赫梯帝国辉煌的首都哈图沙,期待着你为美丽的 海伦 公主而发生战争的特洛伊,期待着与你的下一次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