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煎熬的高温,重庆人真绷不住了
9月,听起来离秋天更近了一点。然而,重庆分明还在盛夏,空气仿佛比空调外机还要烫。
9月2日,重庆下了一场久违的雷雨,20个区县录得8级以上阵性大风。有大树被刮倒,有一扇位于16楼的落地窗被吹落,还有不知多少条原本在阳台晾着的“摇裤儿”被吹飞。
这场风雨把重庆当晚夜间的温度压到了30℃以下。只可惜,这降温效果熬不到天亮。9月3日,重庆的日最高气温又超过40℃。从8月21日至9月4日,重庆连续15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据气象台预测,重庆今年的40℃及以上高温天数或将超过2011年和2006年,进入历史前二。
伴随持续高温而来的,不仅有让全国小学生羡慕的“延迟开学”,还有商场办公楼的错峰用电策略,以及许多张让人遭不住的电费单。
01
42℃,重庆微热
高温下,重庆人民的精神状态领跑全国。
在社交媒体上,有人展示一双被太阳晒到缩水的拖鞋,也有面店老板拿出炒锅挑战“纯太阳能煎蛋”。商场的户外屏幕上打着“重庆 微热42℃”的字样,像极了重庆朋友给广东人介绍火锅辣度。
重庆的户外大屏幕,玩起高温热梗。(图/小红书)
直至8月28日,重庆的红色高温预警已连续发了7天。重庆各区发布通知,中小学、幼儿园和中职学校的秋季开学时间延迟至9月9日。
不少爸妈决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错峰游机会,和孩子来一场重庆人的浪漫。官方通知是傍晚6点发的,晚上8点,已有网友带着娃坐上飞机,次日抵达北京的中国军事博物馆,享受加长版暑假。三星堆、故宫、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这些暑假里人头汹涌的景点,成为重庆家长们的心头好。
凌晨4点,重庆家长预约上博物馆。(图/小红书)
据上游新闻报道,暑运旺季预计持续至9月9日,重庆至北京大兴多个航班售罄,重庆至青岛、北海、大连等海滨城市的部分航班已售罄。在避暑家庭的带动下,8月30日从重庆飞往呼和浩特的单程机票,从300多元飙涨至1600元,涨价前后间隔不到3个小时。
8月下旬以来,重庆地面上已经热到没有夜生活了。站在解放碑广场前留影,基本不用担心被路人抢镜。幸运的是,地底下仍存有一片清凉。
上班路上,人们看见老人家带来胶椅和保温杯,准备在地铁站待上一天。到了下班回家的钟点,同一个地铁站内已有上百人在纳凉,有叔叔嬢嬢绕圈走路,也有小朋友在地垫上玩耍。7月中下旬以来,重庆开放了39处人防工程给民众纳凉,全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共开设140个“纳凉区”,摆好凳子和椅子给市民消暑。
重庆,市民在轨道站纳凉区乘凉。(图/视觉中国)
看似松弛的背后,实际也有些无奈。为了晚上到家时不被热浪轰走,有上班族日夜开着家里卧室的空调。一看8月电费单,少则两三百,多则一两千元,重庆人纷纷感叹“遭不住”。于是,“家里空调开不起,地铁站纳凉更有性价比”。
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的统计,截至8月23日,重庆今年最大电力负荷超过2820万千瓦,较2023年增加约220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连日来,重庆市内煤电、燃机等各类电源“满格”供应。
在这期间,重庆标志性夜景景区的亮灯时间飘忽起来。以洪崖洞为例,此景区建筑外墙装饰的亮灯时间通常是晚上7:30—11:00。而在8月24日晚上10点,游客还在江边摆姿势时,镜头背景里的洪崖洞突然暗了下来。随后一周,开灯时间延迟至8点,关灯时间在晚上10点和11点之间横跳。
洪崖洞是重庆旅游的经典打卡点。(图/视觉中国)
据8月27日《致全市市民的节约用电倡议书》提倡,重庆市区写字楼的空调温度设置应不低于27℃,且工业企业应错峰避峰科学用电。为了节约用电,有些企业部分办公楼关停了一个电梯,关闭非必要的照明。有打工人表示上下班高峰期等电梯都难等。好不容易进了办公室,人们流汗、打工,外加小风扇续命。
工作日傍晚,南岸区某购物中心内有一半的扶梯暂停运作。北碚一地下商场内,多家商铺内仅开一盏灯,部分商家暂停营业。那些最会造梗的商场户外大屏,也不定期歇上几个小时。
非高峰时间的重庆地铁站内,下行扶梯前出现一张黄纸通知,写着“节能停梯,谢谢配合”。通往站厅的走廊,平时开三排小灯,现在只开半排,甚至仅有广告灯箱亮着。
本是“蹭空调好去处”的公共图书馆也休息了。8月27日至31日,重庆大渡口区图书馆临时关闭了三天,理由是检修**空调和用电线路。重庆合川区图书馆8月28日起闭馆,通知里写的原因是因持续高温天气而需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具体恢复开放时间待定。出于类似的原因,南岸区图书馆从8月30日起闭馆,恢复时间将另行通知。另外,璧山区图书馆每天中午12点半临时关闭三楼,为的是“节约能耗,让电于民”。
02
不是在发电,就是在找电的路上
在人们印象中,重庆依山傍水,看似不存在能源短缺的问题。实际上,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能源净输入的省区市,电力供应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受气候影响,重庆夏季电力负荷峰谷差率最大可超50%。2022年夏季高温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大家记忆犹新。当时大量企业商场停产、停业,连山城夜景也黯淡了。随着重庆产业经济的发展,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2025年重庆电力缺口可能扩大至500万千瓦。
重庆市南川区,云雾中的高压输电设施。(图/视觉中国)
重庆的能源结构可概括为“贫煤、少水、有气、无油”。首先,因煤炭开采难度大、自然灾害严重等原因,2021年,重庆关闭最后14个国有煤矿。这导致重庆需要外部调入来满足煤炭的缺口。
其次,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限制。尽管重庆拥有长江、嘉陵江、乌江三大河流,但由于流经区域面积较小,且一些地区是喀斯特地貌,水资源利用难度大。
在天然气资源方面,重庆相对丰富。据华龙网报道,截至2023年,重庆常规天然气和页岩气的探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在全国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二。此外,重庆暂无探明规模化的原油资源。
在这样的能源结构下,重庆本地电力生产以火电为主,同时约有30%的电量依靠外购。2022年,重庆全市能源消费总量9252万吨标准煤,一次能力生产量2814万吨,显示出较高的能源对外依存度。
重庆发电的煤要从外面拉过来,用的电也得靠外省兄弟送过去。
作为重庆的邻省,四川是水电资源的“大富户”,可开发容量超过1亿千瓦,是我国主要水电基地之一。据《重庆日报》报道,这两年,四川水电每年向重庆输送200亿千瓦时。而这约为2020年重庆市全社会用电量(1187亿千瓦时)的17%。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预计将在今年内投用,届时四川和重庆之间的电力传输将更快更稳定。
航拍白鹤滩水电站。(图/视觉中国)
除了四川的水电外,重庆还看上了新疆的风电。哈密市能源资源富集,是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2023年8月,哈重特高压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后开工,计划明年建成使用。
这两项“送电”工程都是特高压级别。跟低电压输电方式相比,特高压具有传输功率高、输电距离远、线路损耗低等优势,能保证用电高峰期更可靠地供电。规划人员曾打比方地解释道,从哈密到重庆,跨越2000多公里,特高压直流电只要7毫秒就能完成传输。
四处搜罗电力的同时,重庆还想方设法准备“充电宝”。重庆合川新型储能电站远看像一片灰色集装箱货场。这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功能上相当于巨型“充电宝”。
储能电站在用电低谷时段进行充电,用电高峰时段再把电能释放回电网。据介绍,这占地54.7亩的电站,2小时可储满48万度电,同时满足28万户居民高峰时段用电需求。目前重庆电网侧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140万千瓦,堪比一座大型火电站。
为了填补电力缺口,重庆奔向特高压的时代,还自带“充电宝”。然而,输电好兄弟也有自己的新状况。
8月23日,成都动物园,大熊猫靠在冰块边上。(图/视觉中国)
一方面,四川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用电需求跟着涨。今年四川以优惠的电价,引进了不少锂电池、数据中心等企业,带来了明显的工业用电增长。据新华社报道,8 月 21 日,四川电网用电负荷两次创下历史新高,最高达 6797 万千瓦,较去年最大用电负荷增长近 13%。为应对电力超负荷的情况,四川省内多个行业被要求错峰生产,部分电解铝企业需在用电高峰期限电5%~10%。
另一方面,水力发电经常得“看天吃饭”。以2022年8月为例,当时四川迎来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峻的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三“最”叠加的局面。
过去四川是电力“卖家”,现在为了提升全省供电的韧性,也得当起“买家”。2023年,四川先后与宁夏、甘肃、陕西、青海等签订协议,增强应急情况下省外电力支援能力,还首次从黑龙江和辽宁通过中长期交易购买了超过3.5亿度 “东北电”。
03
高温频发,要是腾不出电,咋办?
纵有能源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但重庆还能靠地区转移和新技术,腾挪多一些电来。然而,世界上其它地区,却不一定具备优渥的后天条件。仅2024年上半年,全球就有多个地区与强烈的热浪做斗争,极端天气一再考验全球电网、生命健康和电费账单。
据中国气象报的消息,今年5月以来,印度多地气温连续数日超过45℃,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50℃。印度多地电力需求急升,电网不堪重负。印度150座主要水库的储水量出现五年来最低点,多地面临“用水荒”,并严重影响水力发电,加大了电力供应压力。印度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在3月—6月初期间,共接到近2.5万例中暑病例报告,其中5月报告了近2万例。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要发展,除了“卷”人力成本,还得“卷”供电能力。据路透社报道,越南政府今年5月曾发布通知,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呼吁苹果代工厂富士康、三星等外资企业“自愿”减少30%~50%的电力,以避免去年夏天的“电荒事件”重演。据越南工贸部电力监管局统计数据显示,越南全国有超过1.1万家企业应要求减少用电。
4月30日,越南河内,一栋公寓楼外的空调机组。(图/视觉中国)
持续高温下,发达国家的电网也难逃“烤”验。极端天气不仅增大用电需求,令电费单大涨,还会导致变压器等电网部件遭遇物理损坏,从而造成停电、滚动停电或全面停电。
今年夏天以来,日本东京地区用电量快速增加,部分发电机组出现计划外检修,导致东京电网电力供应极度紧张。据日本东京都监察医务院统计,今年7月里,东京都内疑似因高温中暑而离世的人数攀升至123人,其中绝大部分离世事件发生在室内空间,受害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
由于通货膨胀的背景,加上电价上升,不少老年人不舍得开空调,也就导致了室内中暑问题。由于日本政府的电费补贴政策于6月结束,日本电价上涨了22.3%,创43年来最大涨幅。对此,有日本经济学家直言:“东京的酷暑,一定程度映射了日本中产阶级的返贫困境。”
7月22日,日本东京,一女子站在冷却喷雾前,享受片刻的清凉。(图/视觉中国)
不敢开空调的,还有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居民。今年春夏之交,美国得州异常炎热,推高用电需求,当地电价一夜狂飙。据财新网报道,5月8日得州最大电力供应商的现货电价跃升至每兆瓦时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7元/度),相较于前一天电价(32美元)增长了近百倍。当极端天气碰上市场化体系,“开空调”可能变成普通人生活中最贵的奢侈品。
从2010年俄罗斯的热浪,到2017年澳大利亚“愤怒的夏天”、2021年美加热浪,再到近期印度和东南亚多地的高温,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高温已成为多发、频发的极端气象灾害。
更严重的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不仅是夏天,还有冬天。强烈的热浪、怪异的风暴,甚至部分地区遇到几乎“前所未有”的冬季寒流,这些越来越不稳定的极端天气,都能导致电网不堪重负或电力系统故障。例如,2021年美国得州电力系统的崩溃——受极端寒冷天气影响,得州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大约400万户居民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潮里无电可用。
(图/《风犬少年的天空》)
据气候组织统计,过去10年,与天气有关的停电次数几乎翻了一番。2000 年至 2023 年期间,大多数大规模停电都是由极端天气引起的,其中14%是由热带气旋和飓风引起的。
解决气候变化的根源,是要实现低碳转型。世界气象组织(WMO)2022年的报告显示,能源部门是全球约3/4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来源。该报告指出,从2022年起的未来8年内,清洁能源电力供应必须翻倍才能限制全球气温上升,否则极端天气增加、缺水加剧等情况都可能损害我们的能源安全,乃至危及可再生能源供应。
随着“碳中和”进程的推进,电力系统逐步摆脱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部分传统能源将由可再生能源所替代。与此同时,这些新能源的生产又跟天气条件密切相关。不久的将来,人们真正要面对的恐惧,可能是依靠越来越不稳定的电,去对付越来越不稳定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