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回归线奏鸣曲(纳米比亚行摄笔记)

你脑海中的 非洲 是什么样子的?是遍布旷野草原的野生动物;是为干旱而生的珍奇植物;是古老而蔓延的沙漠;是三毛定居的大西洋孤岛;是抬头可见的璀璨星河;还是据称人类起源的原始部落。而这一切,在一个 非洲 西南部的小国都能看到。她是浓缩版的 非洲 ,并把 非洲 之美推向极致。从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我就知道,我的旅行计划已经迫不及待地为她而更改。

美图序幕

箭袋树森林

红沙漠:你从远古走来

鬼镇卡曼斯科

哈纳斯:陪你看日落

南回归线神秘小镇

鲸湾:沙海奏鸣曲

红泥人

艾托沙:动物游乐园

Grootberg山谷:见证 非洲 的形成

拱门星空

【文字和图片著作权均属作者所有,盗图必究,谢谢~】

我们的行程

纳米比亚 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在东南 西北 各个方向,如果想深度游览所有这些精华,考虑到交通不畅,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一个月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过于奢侈,所以也有很多替代的线路选择。先看看 纳米比亚 的旅游资源吧。

1、 东北 部:

卡万戈和狭长的卡 普里 维地区,和 纳米比亚 大部分地区的气候不同,这里被河流、湿地和森林覆盖,是 纳米比亚 的湿地天堂,物种多样性自不在话下。由于交通不便,这次没有机会到访甚为遗憾,计划下一次 博茨瓦纳 、 津巴布韦 和 南非 之行时可以再度探访。

2、北部:

艾托沙国家公园。Etosha的意思是盐沼,是的,整个国家公园都坐落在一片巨大的白色干涸盐沼上。这里是典型的 非洲 稀树草原地形,但和 东非 比起来更加干旱,因此草原不及 东非 丰美。但这里是 非洲 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是的,没有看错,它的面积比 坦桑尼亚 和 肯尼亚 的国家公园加起来还要大。这还是要得益于 德国 殖民者的先进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理念。这里哺乳动物种类繁多,可以看到 非洲 五大中的四大( 狮子 、豹子、大象、犀牛;水牛可以在 东北 的卡 普里 维看到);另外这里也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围绕着艾托沙国家公园,共有五家NWR(National Wildlife Resorts),即国营度假村。由于艾托沙实在是太大了,通常在这里会待上至少2-3天寻找动物。

另外,在艾托沙南部180公里的地方坐落着奥奇瓦龙戈(Otjiwarongo)小镇,这里主要有 非洲 大猫基地和猎豹保护基地,都是属于私人建立和经营的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在这里可以参加各种野生巡游的tours, 寻找和近距离观赏各类野生动物,还有机会参与喂食。

3、 西北 部:达马拉兰地区

虽然西部的经济和基础设施更加落后,但这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比较著名的有:颓废方丹,是 非洲 最大的史前岩画群集中地;Brandberg, 纳米比亚 最高峰,以及Spitzkoppe,被称为“ 非洲 的马特洪峰”,都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另外,这里还有一处天然形成的石拱门,很适合作为星空拍摄的前景。

再向 西北 深入则到达奥普沃,这里是 纳米比亚 最神秘的土著部落—辛巴人的故乡。辛巴人至今仍保留着传统习俗,将红色赭石粉混合羊脂制成红泥涂在身上和头发上,上半身赤裸,下半身以羊皮裙遮盖,全身饰以传统首饰,被形象地称为“红泥人”。由于这里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因此这些景观都游览的话至少需要4-5天。

4、西部:海岸地区

斯瓦科普蒙特和鲸湾,两个海滨城市,是除温得和克外, 纳米比亚 最大的城市。两个城市都位于温得和克正西方向的大西洋海岸上,之间由一条绝美的沙海公路景观大道相连,车程只要半小时左右。这里没有太多景点,主要适合休闲、海鲜大餐和各种体验活动。比较推荐的有: 三明 治湾四驱车巡游、 三明 治湾出海、高空跳伞、沙漠滑翔伞、海上皮划艇、直升机巡游等。

骷髅海岸国家公园:位于西海岸北部, 斯瓦科普蒙德 以北。这里气候恶劣,海面多浓雾和暗礁,因此经常发生触礁沉船事件。顾名思义,现在的海滩及沙漠中发现很多沉船遗憾和动物尸骨,惊悚萧条,留待游客去探寻。

5、西南部:红沙漠和吕德里茨

红沙漠全称纳米布 诺克 鲁夫国家公园(Namib Naukluft National Park),涵盖纳米布沙漠和 诺克 鲁福山脉区域。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沙漠,红色沙丘、柔美曲线、变换光影,一直绵延至大西洋,美不胜收。除了这条沙丘之路,国家公园内还有著名的死亡谷(及大爸爸沙丘)、苏丝斯黎谷(及大妈妈沙丘)、斯陵峡谷、精灵怪圈,同时这里也是著名的观星圣地。

纳米布国家公园再向南,则到达吕德里茨,这里是 德国 殖民者最初登陆的地方,整个小城充满德式风格的建筑,在这里可以出海、休闲、品尝海鲜大餐。距离吕德里茨只有30分钟车程的卡曼斯科是一处淘钻潮后被遗弃的小城,如今被半被沙丘掩埋,被称为“鬼城”。

6、南部:鱼河峡谷、箭袋树森林

南部的 纳米比亚 更加充满自然气息,主要的景点有鱼河峡谷和箭袋树庄园。

箭袋树森林位于基特曼斯胡普(Keetmanshoop)旁边,是由一对白人夫妇经营的私人庄园,庄园旁边的箭袋树森林由其打理,入内观赏需要购票。庄园提供简易房间,真的非常简陋,但如果想观赏箭袋树森林的日出、日落和星空,这里还是最便利的地方。

鱼河(Fish River)是发源于 纳米比亚 中部的一条古老河流,向南流入 南非 边境的 奥兰 治河(Orange River),河流的切割作用形成了南半球最大的峡谷,规模仅次于 美国 亚利桑那州 大峡谷。鱼河峡谷有4-5天的徒步线路,条件比较艰苦;另外这里也是深受摄影爱好者喜爱的探访之地。

7、中部:温得和克和哈纳斯

温得和克是 纳米比亚 的首都。这里没有太多景点可逛,但集中了 纳米比亚 最好的餐厅、酒店和购物场所,因此可以作为旅途中的补给和购物站。

哈纳斯在温得和克向东约三小时车程的戈巴比斯地区,大多数游客慕名而至的便是“哈纳斯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基地由一对白人夫妇创建,最开始由于要照顾他们收养的野生动物而将农场改造而成,后因获得皮特和朱莉资助而出名,园内很多小 狮子 和小豹子就是以朱莉孩子们的名字命名的。这里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可以近距离接触到野生动物, 比如 晨间喂食和遛豹子,比单纯寻找和观看动物又增添了很多乐趣。

假期有限,我们反复纠结最终选择了一条比较经典的路线:这个行程需要舍弃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 比如 西北 部的奥普沃和 东北 部狭长的卡 普里 维地区。比较舒适地走下来一般需要2-3周时间。由于摄影比较浪费时间,我们其实做了更多的精简。最终的行程如下:

温得和克出发(1天)—艾托沙公园观赏动物(3天)--达马拉兰地区(2天)--鲸湾(2天)--红沙漠(2天)--箭袋树庄园(2天)--卡曼斯科(1天)--温得和克中转(1天)--哈纳斯(2天)

游记篇

◆ 初见--温得和克

温得和克是 纳米比亚 的首都,人口30万,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市中心很小,以独立大街为主干道,城市南部和东部是富人区,治安较好;其他地区则是贫民窟,犯罪率较高,游客不要前往这些区域。

温得和克确实是无所事事的,路德福音教堂和国家博物馆勉强可以作为参观景点,但可看性并不大。我们更多是将这里作为补给和中转站。我们到达后的第一天在机场和温得和克设置好电话卡、换汇、超市补给饮料和零食、WIFI下载一些资源,另外还有,大餐了一顿。离开温得和克,下一站补给就要到 斯瓦科普蒙德 和鲸湾了。

除了中转和补给,温得和克也是购买手信的好地方。 纳米比亚 整体的手工制造业都非常粗糙,但凡看上眼的其实大多也是 南非 制造。但手信还是要买的,一路走下来,还是推荐最后一站在温得和克补齐。好啦,一切准备就绪,补上一个时差觉,准备环游 纳米比亚 !

◆ 和动物捉迷藏—艾托沙国家公园

Etosha的本意是巨大的白色之地,实际上是一片面积巨大的白色盐沼,从太空中也肉眼可见。这个国家公园最早由 德国 人创建,面积达90000多平方公里;即使现在面积已经大为缩减,仍有22000多平方公里,是 非洲 最大的国家公园。但是和纪录片中常见的 东非 大草原欣欣向荣的景色不同,艾托沙的地貌更加荒芜,特别是在旱季,伴随着飞扬的尘土和枯黄的植被,有一种荒凉美。艾托沙国家公园的动物种类繁多, 非洲 五大(指大象、犀牛、水牛、 狮子 、豹子)中除了水牛都可以看到(水牛可以在 东北 部的卡万戈和卡 普里 维地区的国家公园见到)。其实在面积如此巨大的国家公园中观赏动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城市中所谓的“野生动物园”带有观赏路线推介的体验完全不同。事实上,能否看到动物以及看到多少种类是需要“寻找”和“等待”的,其次需要一个好的向导,最重要的“运气”也必不可少,真的就像一场捉迷藏。旱季观看动物相对容易,因为动物都会外出找寻水源,所以只要在水池边守候就一定会有发现;雨季这种便利就少了很多,但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艾托沙想必也是另一番 和美 的景象。

另外,艾托沙也是观鸟爱好者的胜地,但是观鸟一般更推荐在雨季前往。

在艾托沙观赏动物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自驾

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园区的道路标识清楚,不容易迷路,虽然路况不好是比较颠簸的砂石路(也是从尽量不破坏环境角度考虑),但由于园区限速60公里,所以对整体自驾体验影响不大。除了一条主干道外,还有一些小路,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沿着小路慢慢开,也许会有更大收获。

在艾托沙的地貌中找动物并不十分容易,但也很有诀窍:一个是守在路边的水塘旁;另一个是观察其他车辆,在其他车辆停下、特别是园区safari车辆停下的地方,一般都有不错的发现。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艾托沙近年来过于干旱,为了维持园区内庞大动物群的饮水量,公园内的很多水塘都是靠人工维护的。如果运气够好,耐心在水塘边守候的你,有可能目睹一场生动的动物界鄙视链:在炎热的午后,所有的动物都会组队出来找水喝,短短时间内聚集在有限的水池边。不要担心,也不用期待,这里并不会发生捕食和争抢的场面,一切都按照动物界的规则有条不紊得进行。最有优先权的是体型最大的象群;之后是狮群;待 狮子 们大摇大摆不慌不忙走远后,体型较大的牛羚、大羚和斑马等蜂拥而上;之后是跳羚、石羚和其他更小型的哺乳动物。

观赏动物时无论多激动也不要走下车,因为在车上时动物会忌讳你是个庞然大物,而下了车可就什么都不算了。另外,出发前在礼品店买一份艾托沙地图和动物图示也很有必要,将一路上看到的动物按图索骥一一对应,别有一番乐趣。

不得不说,我们的司机小胖真的是找动物的好手,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面超速驾驶一面侧着头找动物,在 纳米比亚 的整个行程都是如此,他的解释是“只有这样不犯困”。在小胖的指引下,沿途但凡有点影子的动物我们都没有错过,有些甚至是我看了三遍确认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最后也还是在小胖锲而不舍的解释下发现了一点端倪。不过略有遗憾的是,我们在园内两天半的行程,包括园区Safari的活动,都没有看到豹子,只能留待后面弥补了。角马大军

斑马一家

优雅的长颈鹿

“撩妹”的大象

害羞的犀牛

午睡的 狮子 王

角逐

2、园区Safari

如果觉得自己眼力不太好,或者想在日出前或日落后公园不开放的时段寻找夜行动物,则建议参加公园组织的敞篷吉普Safari。这个活动每天有三次,分别安排在早上、下午和晚上,根据季节不同时间会改变。我们是在6月去的,三次Safari时间分别为:早上6:30,下午15:00和晚上19:30,每次持续三小时,价格为650NAD/人,晚上的750NAD/人。我们只参加了早上的Safari,友情提示,真的是太冷了。虽然温度显示5度左右,我们也穿上了较厚的冬装,但车子开起来扑面而来的刺骨寒风,夹杂着砂石,且没有一丝遮挡,还是让我瞬间崩溃。即使,车上提供了保暖的冲锋衣,两件加身的我并没有任何好转,果断放弃晚上的Safari。不过如果不像我这么怕冷,并且避开早晚的Safari,仅从观赏动物的角度还是很推荐的。

3、度假村内守水塘大法

住在园区内的度假村,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发挥“守水塘”大法,特别是在日出和日落的暖橙色光线下。只要静静地坐在边上,不动声色,就这么看着鲜活的小生灵们来来往往。

我们一共守了三个水塘,其中靠近南门的Namutoni水塘最大,背景没有遮挡,能够同时欣赏到鸭蛋黄日落;Halali水塘面积适中,景色次之;靠近东门的Okaukuejo水塘最小,更准确的说是一片沼泽地,但是这里最容易被象群光顾。总之各有特色。

◆ 参不透的笑脸—探访红泥人村落

在温得和克 西北 700多公里,接近与 安哥拉 边境的地方,生活着 纳米比亚 最神秘的土著部落—辛巴族。辛巴人至今仍保留着传统习俗,将红色赭石粉混合羊脂制成红泥涂在身上和头发上,上半身赤裸,下半身以羊皮裙遮盖,全身饰以传统首饰,被形象地称为“红泥人”。这里远离任何城镇,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很多土著部落甚至连基本生活也无法保障。因此有人说,在 纳米比亚 ,只有来到奥普沃,才算看到了真正的 非洲 。近年来,奥普沃成为越来越多人文摄影爱好者的创作题材。当地红泥人也逐渐接受外来人员的到访,但一般需要辛巴向导带路,并买上一些生活用品或接受其他财物作为探访部落的慰问。奥普沃,也因此越来越商业化。

由于路途遥远,并且考虑到商业化,我们这次放弃了奥普沃的拍摄。作为替代,我们选择到Kamanjab附近的红泥人村落拜访。Kamanjab距离艾托沙不远,并且位于从艾托沙到颓废方丹的路上,从时间和路线安排角度十分合理。据我们的司机小胖介绍,这里的红泥人部落多是从奥普沃或 西北 部其他地方移居而来,同样保留着辛巴族的生活习惯,但相比起来更加商业化, 比如 会收取门票,以及坐地起价的售卖纪念品。

我们到达辛巴部落的时候已近中午,光线十分不友好,但因为是次选方案,本身也没有报太大希望。司机处理完门票后,我们来到村落里,以年轻女性居多,还有一些孩子们,而成年男性几乎没有,不知是否外出劳作了。我们对小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征求同意后给他们拍照,他们对镜头并不抵触,但看起来还是有些孩童的羞涩,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感觉的。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