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这里,就连迷路也是享受——拉脱维亚旅行攻略

拉脱维亚 首都里加🇱🇻 

是整个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城市。

漫长的历史里,它大多数时间都属于别人,瑞典🇸🇪、沙皇俄国🇷🇺、德国🇩🇪、苏联、纳粹德国,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才好不容易,终于重新开始了独立。

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是我孤陋寡闻了,它也是一座建筑名城。

走进去,一栋一栋楼宇从眼前掠过,才惊讶,才惊觉。里加的美又绚丽又集中,找个好天气漫步老城,走着走着,就把最好看的一一看完了。

来,让我领着你 走一遍里加。

必去景点,也是走路路线图:

1、建筑街 Alberta Iela

📍Alberta iela, Centra rajons, Rīga, LV-1010, Latvia

当之无愧的NO.1 must go。

整整一条街,你抬头随便看任何一个地方,都以为自己在看一幅画。

或者一块雕塑。

但都不是,你其实在看一栋楼,一栋住着居民的公寓楼。

100年前留下的,至今完好的公寓楼。墙壁上雕刻着阿波罗、美杜莎、各种各样的人物。连排水管都要符合主题,各个奇谲,又莫名相配。

这条街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建于将近100年前。

在那个时候,实用主义还没来,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来,欧洲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地,所有人都有足够的闲和钱欣赏艺术。

那是黄金年代。

孕育了毕加索,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达利泰戈尔,林徽因,徐志摩的年代。

伍迪艾伦至今追寻的,电影《午夜巴黎》里的年代。

这是一条黄金年代的街。

一条居民街。街道两旁的公寓,全是居民公寓,每一栋楼都有自己的颜色。那楼墙上雕刻着人,美杜莎,阿波罗....全都惟妙惟肖,和整栋楼合成一个故事完整的主题。就这样排队站在街上,讲了一百年。

100年后,没有磨损,没有掉色,全都还崭新的在那里。仿佛黄金年代从来没有随世界大战远去。

雕梁画栋。琼楼玉宇。我眼睛看见,才终于理解了古人美丽的词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初中时不背会不能放学的课文,居然穿越了十多年时光,在我脑海里苏醒了。

明明完全不是同一番景象,我还是突然都想起来了。

可能是美对人的震慑,跨越时光、语言、类群。

我又想,其实有钱铺张奢侈一点挺好的,是真的在给世界创造跨越时间的美。

只可惜这样的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陷入财务危机,这样的建筑首当其冲,成了人们批评的对象。

——它们费钱费力不实用。公寓楼建给人住,建个光秃秃的四方块把人框住就好了。

实用主义来了。

这条街虽然还活着,却变成了活着的历史。

100年就这样过去了。

游玩建议:

❶ 如果不熟悉西方神话,找个当地人,陪你走走这条街,边走边讲楼面上雕刻的故事。

❷ 热爱建筑的人,不听故事也不能错过这条街。

❸ 街的尽头,这栋楼,就是这条街上的公寓的设计师的家。

他和他夫人两个人的公寓。现在已经是博物馆了。

2、 建筑师博物馆

📍Alberta Iela 这条建筑街走到头

建筑街走到尽头,就是这座博物馆,那些炫目公寓楼的设计师爸爸在这里度过了富裕、高贵和被人尊敬的一生。

留下一栋豪宅,至今是博物馆。

这是他家的楼梯

这些都是室内的样子。这条街上的公寓都很大,去设计师家看看就知道了。

博物馆里提供20年代的帽子,进门可以取一顶戴着走。

客厅里有穿黄金年代服装的女人,坐在客厅里,用黄金年代的钢琴,弹黄金年代的曲子。

3、老城 old town

📍Herdera laukums, Centra rajons, Rīga, LV-1050, Latvia

建筑师博物馆拐弯,走上几条商业街,沿途的石砌巴洛克建筑还没看够,就到老城了。

好像每一座以美闻名于世的欧洲城市,都拥有一个红色屋顶的老城。

有了格外出色的建筑,里加更是绝色。

一定要走走,找个知道那些老楼故事的人陪你走,边走边讲时光、历史和战争留下的传说。

4、加大教堂 Riga Cathedral

📍Herdera laukums 6, Centra rajons, Rīga, LV-1050, Latvia

就在老城区里。

老城区里最好的。俯瞰全城的制高点。

收门票,我印象里不到10美金。

上头风有点大,这不要紧,要紧的是这地方关门早,5:30之后去,就进不去了。

想俯瞰里加全景,这一站要安排在前头。

5、皇冠女郎

☎️+371 29 228 103

首都里加到第一个清晨,我拿着一个地址——市中心不远的旧公寓,在上午10点敲开门。

是一个纯白色头发的女人。

她说,I am a Crown Maker.

我是一个皇冠制作师。

这套公寓,我一眼就喜欢上了,纯白色作底,头顶的灯一看就是自制的。

墙上挂了许多画,都是大胆的线条和颜色,白书架上全是五颜六色的书,到处都摆着她的创作——各种材料设计的头式,她叫它们皇冠。

Crown Lady. 皇冠女郎。

拉脱维亚人都这么叫她。

我来找她上一节课,workshop,学做皇冠。

拉脱维亚有个节气,当地人给我讲这个节日的时候,我听了好几遍才听懂,因为和所有我已知的节日都不一样。

它叫Jāni,在每年的6月21或者22,这一天是夏至日,白日在一年中最长。

这一天,所有城市里的家庭都要装载烤肉、啤酒、各种玩物,开车去乡下田野。

他们要支好烤架,升些小火。吃,跳,狂欢,所有女人都要拿一切可用的植物原料,为自己和家人编织皇冠。

皇冠戴在头上,最容易互相攀比,看谁编得最美最有创意。

Jāni这个节日,就是戴着这样的农作物皇冠,在白日最长的一天,狂欢一整夜。

然后一整个国家的人一起庆祝黎明,以此表达对丰收,对谷物的喜爱和感恩。

我的皇冠女郎叫Brigita Stroda,一个出生和成长在澳大利亚的拉脱维亚人。我约她两小时的课程学做皇冠,结果太投缘,聊天就聊了两小时。

我们坐在她白色圆弧窗的白桌前,窗外是繁华的里加街道,她给我讲皇冠时尚的历史。

我问,在拉脱维亚这种职业很流行吗,crown maker(制作皇冠)?

她答,I invented it.

没有,我自己发明的。

她说,我9岁的时候,喜欢看欧洲女王们的皇冠,我决定给自己也做一顶。

她拿破布条、铁丝、各种随处可见的blingbling小装饰物,给自己设计制作了一顶皇冠。很多年后,她依然保留这个爱好,她把自制皇冠戴在头上,去参加学校派对。

然后,那个不是天生舞会皇后的她,变成了舞会焦点。

今天,她制作的布条铁丝皇冠,被各种歌手艺人和博主喜爱,他们戴着它出现在各种社交媒体、时尚杂志。皇冠女郎就这样,成了自己的气候。

旅行体验师另维和拉脱维亚旅游局商讨行程的时候,我说,Give me some Latviain specials(我们找一些拉脱维亚特色),然后我想了一下,换了一个更精准的词,show me a jewel of Latvia(我想看拉脱维亚的骄傲)。

旅游局说,You’ve gotta meet this Crown Lady. 

去首都里加,找皇冠女郎。

他们给我答案的时候,想都没想。

我见到皇冠女郎的时候,她已经是国家旅游局拿来展现拉脱维亚文化的艺术家了。

我们坐在她的窗前聊天,她见我口干,起身给我倒了一杯她的水,甜的。

她爱喝糖水。

不知是谁先在话里带了脏词,总之我们都笑了,喝着糖水越聊越远。

我在想,什么样的女人,会拿到一个好大学的热点学位,周围所有人都在谈论大公司、职业生涯、升迁、婚姻房子车子小孩和公婆,而她转身,绕开这个世界上一切和成功人生有关的词汇,甚至已知的词汇。

她说,I am gonna be a Crown Maker(我要去做皇冠),拿起铁丝和布条。

我没有问她的辛酸创业史。

她年纪应该不小了,千帆之后,还有一头傲娇的银发,一双讲9岁时喜欢的皇冠,讲得闪闪发光的蓝色眼睛。

我说,You know your thing.

她说,I know what I wanted.

我:What did you want?

她:I wanted to make my own crown.我想给自己做一顶皇冠。

这几年,我和年轻时光渐渐告别的时候,总是多了许多恐惧:我大学上这么久都久成一个笑话了,同龄人都是管理层了,我的人生落后了,追不上了,脱离了学校,我也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追了。

在拉脱维亚拧铁丝、做皇冠的时候,我忽然跳出来了。

我不应该把自己塞进社会固有的模版,然后紧盯着所有的不合不放。我原本就既不想活得和别人一样,也不曾朝那个方向努力过。

既然没有朝那个方向努力,又凭什么和在那条路上走了多年的人比人生,又为什么要比?

重要的是面对生活的自信和勇气。

装甲上它们,才有余力窥探 自己的内心。

What are you? What do you do?

I am a Crown Maker.

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一个皇冠制作师。

I invented.

我自己发明的职业。

When I was 9, I really liked the queen’s crowns, so I decided to make one on my own.

我9岁的时候,特别喜欢那些皇后们的皇冠,所以我决定给我自己也做一顶。

我喜欢那些皇冠,下一句不是“可惜我不是皇室女王”,不是“可惜大多数人都没有皇冠,等他们长大了就忘了”,而是:

“我决定自己做一个。”

You make your own crown.

有几个人生来就戴着皇冠?

当世界没有给我皇冠,我自己给自己做一顶。

她有一间配色和光线怎么拍都好看的公寓,她的公寓是她的家,也是她的工作室。她活在自己的工作里,她的工作是她自己发明的,发明的依据是9岁时的一个喜爱。

我走出她的公寓的时候,拥有了两样东西:

我决定捡起我的长篇小说,我会把皇冠女郎和皇冠节都写进去。

以及,我忽然重新拥有了生活的勇气。

6、独立纪念碑 The Freedom Monument

 📍Central District, Riga, LV-1050, Latvia

一处类似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地方,在建筑街和老城区之间的广场。

看头,大概和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差不多吧。如果你读过这里的历史,知道拉脱维亚的独立和自由来得多不易,会被这里感动。

7、地标两栋楼 blackheads house

📍Rātslaukums 7, Centra rajons, Rīga, LV-1050, Latvia

⚠️注意下午六点就会关门,去的话要提前。

这是个有趣的建筑,长相和用途都是。

拉脱维亚是个看建筑的地方。

16、17、18世纪,拉脱维亚属于德国的时候,这是给年轻未婚的德国商人建造的兄弟会。

1941年,二战正酣,德苏两军在此处交战,拉脱维亚当时属于苏联,于是德国人几个炸弹,就把这两栋地标楼炸毁了。

战后的1948年,苏联人又拆除残骸。两栋楼伫立了400多年,就这样消失殆尽。

楼在1999年原地复建。保留了它在16世纪最初的样子。

现在依然是拉脱维亚老城区的地标。

有趣的事,就在它右手边,有一栋苏联时代留下的楼。苏联楼你知道的,坚定的实用主义,要多丑有多丑,绝不在丑上输。就那样黑乎乎四方方立在这两栋两栋美楼旁边。

我找了半天角度,才成功没框到它。

拉脱维亚人说,圣诞树🎄就是在这附近被发明的。

当然,就像南阳人和襄樊人争诸葛亮是哪的人争了几千年也不相让,圣诞树🎄到底是哪里出生的,也没有定论。

8、小古城Cesis 赛希斯

📍Pils laukums 11, Cēsis, Cēsu pilsēta, LV-4101, Latvia

拉脱维亚小城,赛希斯城市的名字,也是城堡的名字。

是首都里加附近的小城,就在里加不远,不过和以上景点不一样,走是绝对走不过去的。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去这座小城看一看。

和自Hansa时代就非常国际化的港口城市里加不一样,Cesis有一切古欧洲小城该有的样子。

安宁,祥和,有充满故事的古城堡。好像就叫Cesis Castle。

这古城堡和雪诺和nights watch们驻守的黑城堡,从长相到历史用途,都一模一样。我怀疑《权力的游戏》来这里采过风。

城市很小,人烟稀少,全是白人,房屋古老,鲜艳且精致的典型欧洲小镇。

吃了一顿午饭,很美的餐厅。前菜主菜甜点一道一道的好吃还很精致。

买单是以为店员搞错了,3欧。

整座小城都因为这座始建于13世纪的城堡闻名。赛希斯城堡。

我特别喜欢欧洲城堡游,游过很多城堡,赛希斯还是足够特别。

首先,城堡保留了它中世纪时的模样。哪怕是残缺的。

其次,城堡里有人。他们穿着中世纪的衣服,不喧闹,就安静的在各自的房间里面,冶炼金饰,烤火,或者打理衣服,擦灯。

你走过去,她们为你穿戴上一件。因为城堡里的游客和小城的居民一样,太稀疏了,稀疏到她们好像是真的生活那里一样,你走过去,是走进她们的生活。

她们为你点一盏油灯,穿一件衣服,戴一套铁饰,你就这样变成她们的一员,继续参观城堡。

城堡没有灯。

有的旋转楼梯走进去,黑洞洞的。导游解释说,这就是中世纪的样子。那个时候没有电,没有灯,玻璃很贵。

这座城堡,有地牢,有炉灶,有神秘的尊主卧室,一度全住着不能结婚的男人,收关押的犯人。人们在这里守卫疆域。

我说,Black Catsle? 有雪诺吗?

导游说,还真有点像。

中世纪的欧洲留在了这里。

我在里头待了一整个上午,清清泠泠、安安静静的一上午。

不像是去哪里旅游了。

像是去了一个久远时空。

穿越了小小一下。

旅行建议:

❶ 一定要订导游tour。这种没有热闹看,门道越看越好看的城堡行,一定要有个人带你走,一点一点给你讲背后的历史和故事。不然你看什么都是泥土和砖块。还不如在自己家门口看。

❷ 里面另有一栋楼,是个拉脱维亚近代史博物馆,也非常有意思。不要错过。

❸ 强推图上的导游小哥哥,五国语言自由转换,中世纪欧洲史倒背如流。后来发现他以前是个历史老师,因为太喜欢历史,辞职来历史里讲历史。非常有趣的一个人。让我学到很多。

美国有一句话,travel is the only thing that you would never waste your money. 旅行是世界上唯一的,你花在上头的钱永远不会浪费的事。

每次遇到这样的人,对这句话都深有体会。

❹ tour说有两个半小时,其实你们聊细一点,远远聊不完。

我戴着我自己做的皇冠走在里加,用脚走完所有的景色。

我喜欢这座以建筑闻名于世的城市,走在这里,连迷路也很享受。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