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见』筑:古建里的神佛道宇宙(晋南-晋中-晋北15天公交一人游)
🎵 BGM来自:蟹老板的罐头鱼 / 安州牧 《失》
序 | 我不希望山西太火
长文预警🔔想看攻略直接点击目录跳至【行前指南】。其实在《黑神话·悟空》之前, 山西 就已经小范围出圈了。各种社交平台上,“去 山西 看古建”早已替代能源大省印象,成为 新兴 的旅行风向标。随着国风的兴起, 平遥 古城和 大同 相继成为 山西 热门的目的地,也或者是“重走梁林路”的口号吸引了更多古建爱好者踏上 山西 访古之旅,这是属于 中国 当代人的“朝圣之路”。然后 山西 因为一款游戏彻底火了,那些原本隐于乡野和山中的古建筑就这样被推向公众的视野,人们发现原来历史在三晋大地上俯拾皆是,都深深刻在了一砖一瓦、一廊一柱里,文明的厚度在这里是能被看到的。从南到北,从唐至清,儒释道交相辉映, 山西 古建只能用“数以万计”来形容。28027处古建筑,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及元以前的木构建筑就有500余处;3座半唐构建筑中,3座在 山西 ;五代时期的5座木构建筑,有4座在 山西 。这只是官方考证统计过的数字。事实上,还有很多散落在乡村的古建因经费、人力、地理环境等各种原因而没有来得及被登记在册或安置修复。但我个人并不希望 山西 成为又一个 淄博 、 天水 或 哈尔滨 ,这里仍然也应该是一片慢土。复 杂多 元的地形,不方便的交通,让时间在这里放缓了脚步,包裹着幸存的古建筑,等待有心人去看、去听、去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古意和古韵。那么,我为什么要独自踏上这段旅程?对我这个文博历史爱好者而言,去 山西 就好比去西域求取经书的僧人,满怀敬畏与虔诚。只不过我的出发无关个人信仰,不为某种神性的启发,只为在文明激烈碰撞的土地上去寻求一个答案:是怎样的时代与情感才能铸就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化瑰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会尽可能少地以建筑数据或专业术语来填塞游记,而会更关注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历史的多重关系。古建筑,又岂止古建筑,当我们懂得了这层含义时,我们凝望 山西 的目光也因此变得更从容。↓ 南禅寺·唐
↓ 镇国寺·五代
↓ 解州关帝庙·明至清
↓ 泉掌关帝庙·明
↓ 小西天·明
↓ 永乐宫·元
↓ 后土祠·清
↓ 广胜上寺·明
↓ 蒲县 东岳庙·元至清
↓ 双林寺·明
💡 看古建前的小小建议
不需要全懂,但也不能一点不懂。网上相关的文章、视频也非常全面,建议大家出发之前稍微看一点。📹 推荐几部纪录片:《文物守护人》- 共8集,每集20分钟,展现 山西 从南到北8组不可移动文物极其背后守护人的故事。《线条的盛宴》- 约100分钟,介绍北朝绘画风格与两汉书简、魏晋书法之间的内在关系。《云冈石窟》- 共2集,主要讲述北魏大力扶持佛教的历史原因。《凝固的音符- 山西 古建筑》- 共31集, 山西 古建的详细介绍,是提前了解古建的最合适的纪录片。另外如果还有时间,我建议你们浅浅了解一下 中国 的佛道和民间信仰体系,这能帮助你们快速融入古建参观时的沉浸感。无论是官祀还是民祀,从来都没有绝对的一神论,几千年圆融下来,民间信仰与佛道两家早已济济一堂,就如同今天中华文明的多元并包之势。古建不仅是美学视觉上的享受,也深刻反映了 中国 人数千年来的宇宙观。📹 同样推荐几个相关视频:b站up主“文化遗产搬运委员会” - 《诸神简史纯享版》,时长约2小时(还有个更详细的收费视频课堂,但我觉得这个纯享版打个基础概念也足够了)b站up主“钱丢丢” - 《160分钟,一口气看完道教神话》
💡 山西古建五大看点
当然不只是建筑,如果不是这一领域研究者,纯纯看木构建筑那是坚持不了7天以上的。古建的精彩之处不仅是今人已经达不到的筑造技艺,还在于依附于建筑的造像、壁画等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总结来说,包括以下这五大类:
除砖雕之外,这一系列艺术形式的大规模发展是在佛教传入中原之后,广建寺院、开凿石窟、雕塑佛像、绘制壁画,这一整套仪轨在佛教起起伏伏的时间长河中,始终相随。 山西 不仅拥有从唐到清的完整古建序列,也拥有年代序列完整的壁画,从汉代墓室壁画到明清寺观壁画,共约27200多平方米,是拥有古代壁画最多的省份之一。彩塑悬塑都属于泥塑, 山西 现存寺观彩塑约1.3万余尊,同样居全国之首。从唐代开始,跨越13个世纪从未间断,年代、题材、风格都十分广泛。而砖雕可以和墓室壁画结合起来,这两者不似宗教壁画和造像那么严肃,很生动地反映了古人的丧葬观念。
💡 相关游记
找到地区和文物之间的历史相关性,也许会让旅程变得更有趣。 山西 的战略地位让它在 中国 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位置!我会推荐以下几篇个人游记作为补充阅读:▲ 河西走廊 (佛教进入 山西 平城之前的驻泊地) https://www.mafengwo.cn/i/18844861.html ▲ 洛阳 (北魏从平城迁都 洛阳 后对石窟造像的影响,以及隋唐都城的建立) https://www.mafengwo.cn/i/23050108.html ▲ 河北 石家庄 、 邯郸 及 河南 安阳 ( 正定 古城宋金时期古建、北朝末期在石窟寺造像领域的“回光返照”) https://www.mafengwo.cn/i/24320044.html
◾◾◾必读! 行前指南◾◾◾
📝 如何规划路线?
2.8万余座古建分布在 山西 全境,将问题简化一点,首先可以把 山西 分为四个板块:晋北、 晋中 、晋南、晋东南。
网上找了张图:
晋北包括了 大同 、 朔州 、 忻州 ,并非以量取胜,却集中了最精华、最有代表性的一些古建, 山西 仅存3座唐构的其中两座;辽代的善化寺、华严寺、 应县 木塔等,五 台山 寺庙群以及重量级的云冈石窟都在晋北,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曾作为王都的盛世气象,可以说是一条入门级的古建路线。
晋中 包括 太原 、 晋中 、 吕梁 、 阳泉 ,可以联通南北,交通较为方便, 太原 和 晋中 市的 平遥 也都是比较热门的目的地,光是 太原 一地,就可以来个3-5日短途游,这里虽然是省会 大城 市,但也留有丰富的古建,还有很多博物馆。 平遥 古城现在已经过于商业化了,但镇国寺和双林寺是完全值得停留的。
晋南包括 临汾 、 运城 ,确切来说这里是晋西南。别看只有两个地级市,但晋南古建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广、形式之丰富,绝对能带来很多惊喜,属于进阶级路线。特别是 运城 ,目前是全国拥有国保数量最多的地级市,永乐宫、广仁王庙、飞云楼、关帝庙这些重要古建都在 运城 , 临汾 的广胜寺、小西天也是每个来到晋南的人绝不会错过的亮点。
晋东南包括 长治 、 晋城 ,也就是浊漳河谷一带,特色是规模较小、分散,但数量多,拥有大量宋金木构, 中国 半数早期木构建筑聚集于此,数量与密度全国无出其右。这里不像晋北地区多为皇家建造的巨构,晋东南古建主要出自民间,规模不显(直白点说,不符合“打卡出片”的需求),所以更适合古建资深爱好者。🎈🎈🎈另外推荐一个搜索全国国保单位的小程序:斯飞坐标可以对照着里面的国保规划路线
📝 我的15天行程(图表版)
首先是这张平面打卡图示,可以看出我把重点放在了晋南的 运城 ,这次参观的国保古建半数以上都在 运城 及其下辖县城村镇。以 运城 为起点,一路北上,经过 临汾 、 平遥 、 太原 再到 忻州 ,辗转10座县城,酣畅淋漓地参观了30个国保单位、4座博物馆,在体力和脑力都到达了极限时,我不得不将 大同 、 朔州 等更靠北的目的地留待下次。另外到 太原 时恰逢清明小长假,我怕晋祠人太多,所以也留了个小遗憾。晋东南因为不太顺路且交通更不方便,此次没有去。总之不要太贪心,徐徐图之就好。💡注:括号内的批次指该古建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批次
下面是我最终版的每日行程安排(交通方式后面会有),拒绝特种兵式旅行,毕竟我大多时候都是靠公共交通,不想让自己太累,还要有充足的时间品尝 山西 特色美食。有时候需要临时看天气做些调整, 比如 第二天下雨的话,光线不好就不适合去看壁画;或者某天觉得有点累了,想要缓一缓,我就只去市内的博物馆。总之,一人游就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什么时候结束旅程,看心情看身体状况,我是离开 山西 前一天才买的机票。另外,为了尽量减少搬运行李的麻烦,我基本都是以城区作为据点, 比如 运城 我都是在市区一住到底,每天公交往返县城。
📝 关于交通
根据行前做的许多功课, 山西 访 古交 通基本可以总结为三种方式:1. 研学团2. 自驾/包车3. 公共交通首先我不会开车,以及一人游包车大大超出了预算,这个方式我是绝不考虑的。同时,我也提醒一些新手司机, 山西 是个煤矿大省,路上有非常多大车,有时一连串能有十几辆,这对技术和胆量都有不小的挑战。一开始我图省事只打算找个靠谱的研学团,但是团期合不拢+最后还是觉得有点贵,便决定选择最麻烦的公共交通,反正本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这里我就先不详说去每个景点/古建怎么坐公交,我会在游记正文里对照着每个城市分享。先说一下这一路上有哪些公交方式吧:🚆火车 山西 从南到北纵向路线的高铁/动车车次很多,问题在于横向,也就是东西向的铁路交通不是很发达, 比如 运城 无法直达 长治 ,可能需要在 太原 转车,这就等于绕了一大圈,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我放弃了晋东南。不过有消息说今年底 运城 至 晋城 的火车就会开通,届时晋南+晋东南的古建路线就方便很多了。🚌大巴、公交车、私人运营面包车这些是我在晋南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交车其他都是在百度地图搜不出来的,去县城还算便捷,如果是去村里,那就只能打车了。🚕打车/拼车时间充裕,但不代表我愿意把所有时间都浪费在路上。就像上一条所说,大部分公交顶多到县城,但很多古建都在乡村,或者公交班次非常少,就需要打车或拼车。我去 新绛 的福胜寺和白台寺叫了网约车,去 稷山 和 万荣 县一日游、 平遥 镇国寺、 太原 到 忻州 一日游都是选择了拼车。找拼车没有固定渠道,都是提前几天在各平台搜索有没有时间及路线都合得上的搭子,这需要一些运气,万一搭到奇葩也够呛,还好我没有,说明爱看古建的正常人比较多?🛵共享电动车主要用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连接,以及在 运城 和 临汾 市区,骑电动车我觉得是最灵活机动的方式了。建议不会骑的学一下,我就是在 运城 自己摸索着学会的,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前往每一座古建的交通攻略都会在游记正文内具体说明。
📝 关于拍照
过去 山西 各地对拍照这件事都秉持着严防死守的态度,哪怕《文物拍摄管理暂行办法》已在2016年废止,大部分古建仍然严格禁止拍摄,但是随着 山西 古建的热度越来越高, 山西 文物局也陆陆续续收到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咨询和建议,地方部门也意识到一味禁止并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这两年基本上相继都开放拍照了。包括南禅寺、佛光寺都是在我今年3月下旬去的时候刚开放拍照,福胜寺进大殿需要县文保中心开具介绍信,进去后也只允许我用手机拍照,但5月之后毫无征兆就开放了。就我所知,目前除了永乐宫、砖雕墓等少数几处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其他都可以拍了。像永乐宫这样有壁画的古建,也并非所有都禁止拍摄, 比如 广胜寺下寺水神庙最近就开放拍照了。既然有些地方禁止拍摄了,就还是遵守规定吧。🔔🔔 但记得拍照时一定一定要关闭闪光灯!我也依然建议能早去 山西 就尽早去,对拍照的政策我并不抱持乐观想法,总觉得不会一直开放下去,如果游客太多影响到文物保护,恐怕还是会执行回原来的“一刀切”。
📝 临时关闭的古建
古建有时出于修缮的需要而临时关闭,以下几个是出现在我游记里但目前处于修缮关闭状态或更新了开放政策的古建。建议大家前往偏僻的古建前再搜索确认一下,大老远跑过去如果看不到还是蛮沮丧的。❌ 稷山 青龙寺:修复壁画中,何时开放未知。❌ 新绛 福胜寺:修缮大殿中,据说国庆前会重新开放,有待确认。(信息再次更新!福胜寺又重新开放了,脚手架已拆掉,不影响参观拍照!据说国庆会开放原来一直关闭的后殿!)🟠 佛光寺/南禅寺:开始实施和博物馆一样的周一闭馆制,暑假除外,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时间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 15天的花费
包括 上海 往返的机票在内,共花了6100多,不算穷游,没有在吃住上亏待自己。除了在 太原 的4天有朋友分摊费用,剩下的11天基本都是一人游,成本自然上升。但 山西 总体来说物价是比较低的,100多一晚的酒店就已经住得非常舒适了。门票也不是很贵,很多都是10块、20块这样的价格,最贵的是关帝庙80块。景点内的讲解,我建议30块以上就没必要请了,还不如自己网上搜索。以下是花费统计表格:
攻略暂时想到这么一些,如有遗漏,请尽管在评论区提问~
◾◾◾游记正文◾◾◾
—— 运城 | 市区 ——
🚗 交通攻略
运城 市区(包括解州镇)的所有景点都在下面这张图里,市中心都很方便,主要注意一下前往关帝庙和泛舟禅师塔的交通方式。
重点说一下这个“中条山文旅直通车”(在微信小程序“ 运城 城景通”内购票查询),覆盖区域为 运城 至 永济 沿线,途经19个站点,15个景区景点,如下图:
整点发车,间隔1小时,每天20班次。 运城 至 永济 :首班7:00,末班16:00 永济 至 运城 :首班9:00,末班18:00
实行5元、10元阶梯票价。全程票价10元,以五老峰为界,两头起始点至五老峰(含)以内5元,超过五老峰为10元。 比如 运城 市区到关帝庙就是5元。不需要预约,可以在小程序买票,也可以上车买票。但是小程序里的时刻表不是很准,我从关帝庙回市区就是被时刻表误导了,多等了几十分钟,所以建议跟客服或者司机再三确认一下。还有一种大巴叫✨“城景通景区直通车”✨,只在旺季5月1日至10月31日运行,覆盖8个县域,28个景区景点,但因为在旺季,所以记得一定要提前预约,预约渠道同样在微信小程序“ 运城 城景通”内。这条线路就可以方便到达 运城 周边县城的主要景点, 比如 芮城 永乐宫、广仁王庙, 万荣 后土祠、东岳庙等等,免去做攻略之苦。当然了,如果你和我一样打算在淡季去 运城 ,还是得继续关注后面各县城的交通方式。接下来,市区部分的游记我依然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我用了两天半时间游览,理论上两天内也能完成。
教堂的黄昏与盐湖的日落
第一天从一大早 上海 出发就开始了各种折腾,因为票价优惠选择了先飞 临汾 再动车去 运城 ,经历航班延误、火车票改期等,抵达 运城 酒店时已经快接近黄昏了。收拾妥当后,我第一件想到的事居然是直奔 运城 一家挺有名的绿豆饼,就是下面这家↓ 味道还行,但 上海 有很多类似的点心,我吃着没太大惊喜。
这个点到达 运城 ,依然可以把剩余的时间利用起来,属于是闲散中带着点小计划。当天的最终目标是去盐湖边看个日落,南耀离绿豆饼相距不远,而在与南耀离相交的马路上,赫然矗立着本没有在计划中的 运城 市天主教堂,歪打正着。三座尖顶塔楼直直刺向天空,具有明显的哥特风格,与 新绛 的天主教堂有点相似,但是 运城 市这座却并不是文物。它始建于清代,不知毁于何时,又在本世纪初重建。天主教传入 山西 的年代可追溯至明朝,而且是北方最重要的教区之一,这座在新 中国 重建的教堂能有此规模和设计的用心程度,可见信仰这件事在三晋大地上,无论哪种宗教、哪个时代,都能凝聚起不可小觑的力量。
教堂对面是关王庙,不过当时已经关门了,但教堂大部分时间都是开着的,这倒是出乎意料。我走到侧边的小门,正犹豫着是否可以进去参观时,里面刚好有人出来,不知道是工作人员还是过来祷告的教徒,直接招呼我进去看看,只让我离开时把门带上即可。
走入内部,教堂的精美程度让我大为惊讶。染上了金色日落的彩色玻璃窗,绘满壁画的高挑穹顶,庆幸我赶上了好时间,这柔和的光线为它锦上添花了。
一个冷知识: 山西 不仅是全国中式古建最多的省份,也是天主、基督教堂最多的省份,大多集中在晋南、晋东南,特别是农村地区,本土化非常彻底。 中国 第一座天主教堂就在 新绛 县城,不过这不是我本次旅行的重点,所以除了 运城 市区这座顺路参观的,就没有其他同类建筑了。
盐湖离这儿不远,索性叫了个网约车。公交车下来还得走不少路才能到湖边,打车7块钱湖滨步道直达,如果有朋友一起分摊车费,这性价比就更高了。经过池神庙,司机替我惋惜景区已经下班了,又告诉我里面只有三座建筑是老的,其他都是新造的。在湖边下车,沿着狭窄的步道随意走走,空气里并没有夹带着咸味的微风,与苏杭的“湖光山色”也相去甚远。这片看似普通的湖泊却形成于数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壳运动,海陆变迁,大量含盐矿物质聚集于此,经过沉淀、蒸发,形成了天然盐湖。于是,“盐运之城”—— 运城 由此诞生。
盐湖背靠着中条山,这是让盐湖不衰竭的因素之一。每年从中条山地下水及地表水获得的矿物质,为盐湖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生态温床,在这个温床之上,各种适应不同盐度的微生物在基本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肆意生长。因此,每到夏季,盐湖便会呈现五颜六色的状态,而在古代就发明的开采法“垦畦浇晒法”,为盐湖分割出了斑斓的调色板。
看不到彩色盐湖的季节最好是在日落的时候去,湖周围的城市景观实在平平无奇,但日头西下时却平添许多绮丽。不过要注明的是,我去的时候盐湖景区在关闭修缮中,这里看到的景色不在景区范围,景区内是否比较漂亮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门票不算便宜,如果买了 运城 旅游年票,倒可以顺便来逛逛。
再走回池神庙这里,正好可以拍个蓝调夜景。这座建筑正是出租车司机口中所说“新造的”,仿古仿得不错,过两天会在白天来参观一下。
运城博物馆
到达一座城市后先去博物馆总是不会出错的选择。昨晚终于鼓起勇气尝试骑了下共享电动车,立刻骑上瘾了,解放双脚的快乐你们懂吗?今早开心地又直接骑到博物馆门口,比公交车可快捷方便多了。就在今年5月份, 运城 博物馆刚晋升为一级博物馆。我比这份荣誉早到了两个月,但是平心而论,不知道是不是展陈设计的问题,或者是设备老旧的原因,我在 运城 博物馆没能看到一级博物馆应有的规格,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就拿“土木华章”这个展厅举例, 运城 下辖各县那么多古建文物和遗址,但市级博物馆内大多是建筑模型和壁画复制品,虽然是可以弥补有些景点不能拍照的遗憾(其实光线挺暗的,照理说复制品怕什么打光),但展板介绍也只是泛泛而谈,并不能指望从这里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略微遗憾。
一些不该出现的专业问题。下面这件 闻喜 出土的西周刖人守囿车是个复制品,但根本没写明,这算是大忌了。原件在 山西 博物院。
好吧,一上来就吐槽也是有点苛刻了。我是站在了个人角度来评论,因为我已经在行前做足了功课,但其实乍到 运城 ,如果还没来得及了解这里的历史和特色, 运城 博物馆倒也是能起到个提纲挈领的作用。 运城 博物馆还是有不少精品的,但打光问题,我照片拍得不多。这件唐代薛儆墓石椁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特意多拍了几张。薛儆来自河东汾阴薛氏,家族里出了好几位驸马,最有名的就是太平公主驸马薛绍。薛儆本人娶了唐睿宗的女儿鄎国公主,但其实按唐律规定,石椁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而薛儆生前不过官从五品,石椁显然逾制了,况且这还是个庑殿顶石椁。根据其墓志铭推断,可能是他生前一方面与公主相敬如宾,另一方面在一系列宫廷斗争中没有站错队,所以经唐玄宗特准使用石椁,又享有陪葬睿宗墓的尊荣。
石椁最精彩的部分是四面的线刻图,石椁上的19位侍女服饰华丽,体态丰盈,或手持牡丹莲花,或执扇微笑,体现的是公主为薛儆还原的皇室生活。不过这个灯光确实让人捉急,石椁上的线条几乎拍不清,甚至目视难辨,只能看挂在墙上的复原图。
有学者认为,薛儆墓石椁人物线刻具有典型的“吴家样”风格,即吴道子所创风格,很有可能是吴道子本人所绘。
其实一到博物馆我就先去找了位讲解,志愿讲解不用预约,随到随请,不在前台,要去志愿者服务办公室。那天运气不错,博物馆人少,直接就是1对1讲解。讲解约一小时,我听下来觉得重点是放在 运城 “因盐而生、因盐而兴”的历史,仰韶文化彩陶,以及关羽、司马光等一些出自 运城 的名人,其他都是快速过了一遍。讲解结束后,我也没有待太久,下一站关帝庙可是个“大部头”。
解haì州关帝庙:关庙之祖
从博物馆出来,去离我较近的火车站乘坐中条山直通车,站点指示牌还是比较容易看到的↓ 应该是淡季的原因,一路坐下来乘客都没超过10个。据说旺季要尽量去靠近起始站的站点坐车,人满就不能上车了,会直接开到目的地。
行程约1小时左右,到达解州镇。解这个字,在这里读haì,字典里没有的音,而是根据当地方言的习惯读法。大巴车并不直接送到景区门口,还需要再走上十来分钟。在门口扫码买票,来到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古建,略微激动,一上头就花了80请了位讲解,这是景区内最便宜的一档讲解价格,更上头的是,我都没等等看有没有其他游客一起拼,而是单独花了80元。现在想来,可真是个冤大头啊。(仔细看我的游记,帮你立省80元!)门票加讲解,共花了160元。关帝庙是这趟旅程里花钱最多的地方,遂以“关庙之祖”、“横跨三界的顶流”聊以安慰。所以,关帝庙是否为道观呢?是也不是。因为他是佛教的 菩萨 ,道家的天尊,儒士心中的武圣与考神,他掌管着几乎所有类别的祈福业务,四海八荒的华人世界都有关帝信仰。
鉴于这个景区面积很大,先简单总结一下解州关帝庙的亮点特色吧。🌟始建于隋开皇九年,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遗构,由结义园、主庙区、寝宫三大部分组成,最后还有个花园。🟠 关公在后世受到了帝王式待遇,主庙院采用“前殿后寝”的仿宫殿式布局,是国内武庙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宫殿式建筑群庙宇。🔵 可以重点游览春秋楼(另收费30元),建于清同治九年,上面有国内唯一的菊花式藻井,使用408根斗栱榫卯结构组成,层层倒昂下垂,非常特别!👇 入口处的明代四龙琉璃影壁
由于讲解有时间限制,所以在听讲解的时候几乎来不及拍照,好在关帝庙是中轴线布局,距离也不算特别长,之后再折返,重新仔仔细细地走一遍。只能这么走,因为出口在另一头。如果不是像我这样执着于看细节和拍摄的,听完讲解,逛个花园,就可以出去了。穿过结义园的牌坊、四龙壁和端门,来到主庙区。之前说过,这是仿宫殿式的庙宇建筑群,所以关帝庙也配备了皇宫才有的“午门”,也是整个庙院里唯一的庑殿顶,可见关二爷地位之尊崇。可惜午门始建年代不详,最早的记录是在一块明代碑上,历史上多次毁损,现存建筑是民国所建。
午门两边的壁画也很有看头,左右分别是廖化、周仓二将,对应的山墙画青龙、白虎,背面彩画是关公的生平战绩。民国时期的画匠,功力也已经十分了得。
午门之后是御书楼,因康熙来此祭拜时写下了“义炳乾坤”题额而得名。关帝庙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既是“前殿后寝”的宫殿建筑规格,又遵从了一般庙宇的布局体系,主庙区便是按照楼阁在前(御书楼)、崇奉主体(崇宁殿)居中、藏经阁(春秋楼)居后的布局而设。
“山海钟灵”木构牌楼耸立在前,供奉关帝神龛的“崇宁殿”高峙在后,是连贯甬道朝觐关帝必经的大型楼阁。
御书楼之前还有个名字,叫“八卦楼”,便是因为顶上这个与八卦图相似的木制藻井。
御书楼台基为明代遗存,梁架结构属清代康熙和乾隆时期,二层三檐歇山顶,前后均出抱厦,值得注意的是后面的抱厦,为单檐卷棚顶,且比前抱厦阔出两间,比较罕见。这样做主要是将面朝崇宁殿的后抱厦作为乐楼使用,每逢庙会祭祀活动,搭上戏台,戏班便可在此酬神献演。
供奉关公的崇宁殿是关帝庙内最宏伟的建筑,该名源自宋徽宗在崇宁三年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这一时期是关羽“封神之路”的关键节点,风雨飘摇的宋朝亟需这样一位忠勇双全、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物来振奋朝堂上下,一统民心,于是一路从宋哲宗御赐“显烈”、宋徽宗封为“ 武安 王”、宋高宗封其为“壮缪义勇 武安 王”,一直到宋孝宗时期的“壮缪义勇 武安 英济王”,“八字王”称号在宋代已是功臣的最高殊荣,升无可升,但到了明清,其地位更是无以复加,直接被追封为帝王。
这块“神勇”匾额题字出自乾隆,被做成冰箱贴,算是景区里的文创抢手货了。
整体建筑为清代重建,但围廊 石柱 是明嘉靖年间的遗存,26根盘龙 石柱 雕工精细生动,是除了春秋楼内的菊花藻井外最值得一看的文物。讲解员还让我特别注意了底下的柱础石,因当时技术水平有限, 石柱 做不到长度一致,所以下面的柱础石也高低不同。
崇宁殿门口的两座铁制焚炉也是嘉靖年的文物,细节相当丰富
中轴线的末端是“寝宫”部分,一打眼看到的是关帝庙里最大的牌坊“气肃千秋”,几棵高大的柏树恰好挡住了春秋楼主体部分,让“寝宫”更为神秘。当地人认为这几棵树的外轮廓正好是一条龙的形象,有点抽象了。
虽然明清建筑在 山西 排不上号,美感也有所下降,但相比早期古建,明清的建筑工艺得到了更科学化的发展,所以出现了一些非功能性的建筑构件。 比如 春秋楼二楼的这些柱子,你会发现它们像是悬浮在空中,其实是因为整栋建筑的承重都在内部的梁柱上,而这二十多根柱子主要起到了一个装饰作用,意在打造“空中楼阁”的视觉效果。
没有署名的匾额,专家与其他文物对比下来,推测是慈禧的题字。
在楼下额外付了30元被获准上二楼参观,还附赠一个小手电和一个电子蜡烛用来祭拜关公,上面有一尊关公夜读《春秋》的塑像,据说是根据关公真容所塑。反正讲解词都是这么包装的,信则有,不信则无。真正值得看的是二楼的两个菊花藻井,特别之处前面已经说过了,还有一点补充,就是这两个藻井本来是可以随风转动的,只是现在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都固定住了。
其实春秋楼里光线非常暗,肉眼都很难看清楚,手电筒基本没什么作用,本人体三脚架拍成这样已是极限了。
讲解到春秋楼也就结束了,接下来我又自己重新沿着中轴线走了一遍,春秋楼后面是 新建 的“御花园”,没什么可看的,便结束了我的关帝庙参观。
想要坐直通车回火车站,结果车子并没有在时刻表写明的时间到达,幸亏我在城景通小程序 里加 了个群,有问题都能直接在里面发消息,回复也挺及时。他们告诉我,小程序里的时刻表不准确,上一班车已经开走,而下一班还得再等半个多小时,其实这个车站还有11路能回市区,但路上要停很多站,我还是决定继续等直通车。
泛舟禅师塔:唐代圆砖塔
回到火车站后,眼看天光还行,便立刻打了个车前往泛舟禅师塔,虽然在村里,但路程不远,大约15分钟即可到达。我早在网上看过相关介绍,这里只有一座塔,看一看不会超过20分钟,便让司机在门外稍等我一会儿,不然我可找不到车回去。这里是个纯文物保护单位,不是景点,到达后需要拨打文保员电话,请他过来开门,号码就贴在门上。在后面的路上你就会知道,一般这些非景点的古建文保员都是上了年纪住在附近的村民,领着微薄的薪水,几十年如一日看守着这些国宝,让人肃然起敬。负责泛舟禅师塔的文保员大爷过来帮我开门之后,需要先进去登记一下,我顺便问起他这里几点关门,大爷说没有时间,任何时候打电话他都会过来。看我略微惊讶,他又说道某年冬天半夜里,有个游客刚飞机落地便径直打车过来,还真打通了他电话,他还真过来开门了。那一刻,我内心突然有一股无可名状的感动,为他的热忱,也为千百年来如此这般默默无闻的守候与传承。院子里矗立着国内罕见的一座唐代圆形亭台式砖塔,是唐代报国寺禅师泛舟圆寂后,好友为其所筑的灵骨宝塔。尽管这里地处城郊,但泛舟禅师本人却大有来头。他是唐高宗李治的后世子孙,20多岁时出家,后来与参与 平定 安史之乱的大将曲环成为挚友。曲环出任节度使期间,在此主持修建了报国寺,并请泛舟禅师担任住持。如今,报国寺早已湮灭在历史沉浮中,独剩这座灵骨塔作为这段往事和两人 友谊 的见证。
圆塔看似外形古朴简单,其实当时专门请波斯人设计了 印度 风格宝塔,前前后后建造了近30年。塔基青色的砖块是后来补上去的,塔身北面嵌有《安邑县报国寺故开法大德泛舟禅师塔铭》,记述了泛舟禅师生 平和 建塔经过。塔顶的造型更是少见,十几层砖一层层反叠而上。在塔的最上端用石头雕刻出垂莲、仰莲、宝盖等多层次造型。
本世纪初文物部门修缮了这座塔,旁边立了碑文以资纪念。
关王庙:低调的国保
在 运城 的第三天,还是没有完全进入状态。给自己找了个“光线不适合看壁画”的牵强理由,继续选择苟在市区。去黄河早市吃了顿磨磨蹭蹭的早点(会放在美食部分介绍),吃早饭时在手机地图上查询了一番,当下决定去前天晚上路过但已经关门的关王庙。如果不是信仰关公的人,经过红旗西街估计都不会进关王庙看一眼,包裹在一圈现代楼房中,又被对面的天主教堂夺去几分目光,看上去和普通小庙无异。事实上,隐于市区的关王庙是国七,当然比不上关帝庙的规模,毕竟这里是“王”而非“帝”,但却是座小而精巧的古建,人也少得多,感觉甚好。关王庙看点:🌟北宋宋徽宗赵佶撰文书写的“大观圣作之碑”🌟正殿上方保存有明代万历年间所作的鎏金“乾坤正气”匾额🌟献殿两侧的母本石刻《关帝签谱》、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赞关帝“四好”箴言碑
踏入山门,迎面而来的即是献殿。厚重而斑驳的历史痕迹也不掩雕梁画栋,这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关王庙始建于元代,现存的是明万历年间重建后的建筑,主要有山门、献殿和正殿。因为其修建时关羽还未被加封为帝,而后又一直没有大修过,所以关王庙的名称保留至今。献殿两侧有几块石碑值得多关注一下。一为《关帝签谱》碑,即用以解释签意,评判吉凶。关王庙的是《关帝签谱》碑母本,各地流传的《关帝签谱》大多都是从这里拓印传抄过去的。二为明代“四好”箴言碑。以篆体刻着关帝的“四好”箴言: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相传是关公为教育子女所言。“四好”箴言碑虽然多地都有,但此处碑中部保留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赞“四好”箴言的《篆迹赞》,可算少有。不过献殿太暗,我没有拍石碑。
献殿与正殿挨得很近,屋檐之间只留一条缝隙,阳光洒下来形成了美妙的光柱。
转着转着发现了这个有意思的小木雕,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这在建筑中被称为“角神”,位于转角铺作上,有刻作力士形象,也有宝瓶状,主要起到支撑大角梁的作用。
正殿后面还有一座碑亭,里面正是北宋大观圣作之碑。这块石碑主要集三位书法家于一体:书学博士李时雍勾勒上石,当朝太师蔡京题额,碑文则为宋徽宗赵佶亲笔书就,故被称作“圣作之碑”。
碑亭座落于正殿和春秋楼之间,春秋楼现在主要用于关公文化和民俗展示,紧邻的一侧有一座碑廊,存放着从民间收集来的 石狮 、石碑,内侧的墙壁上画有关公的系列故事。
池神庙:盐池守护神
运城 市区的景点几乎被我挖掘得差不多了,池神庙是最后一站。这里也是个景区,包括了池神庙、城墙、博物馆,联票40元,但我对后两个兴趣不大,于是单独花35买了池神庙门票。把 运城 市区这些历史文博场所串联起来看,我发现 盐池 或盐运对 运城 的影响远超我的认知。依托河东 盐池 孕育出了 运城 早期中华文明,由巡盐御史号召盐商捐金银重建了关王庙,及至这座唯一被列入国家祀典的 盐池 神庙宇,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文明发展链条。想要更透彻地了解 盐池 对于 运城 的意义,我觉得参观顺序最好是: 运城 博物馆—— 盐池 ——池神庙——关王庙。进入景区,直奔三大殿。池神殿(灵庆公神祠)居中,左右为“条山风洞神祠”和“雨师太阳神祠”,分别供奉着池神、风神和太阳神,直白体现了 盐池 生产与风、太阳的自然关系,也注入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河东盐是历朝历代的国家财政支柱,上至秦汉、下至明清,共39位帝王都亲临河东视察过 盐池 。
三大殿并列尊位,建筑规制一样,都是面阔三间、进深六椽,重檐歇山顶。史载唐大历十二年,由于阴雨连绵, 盐池 生产也受到了影响,当时的盐官却谎报 盐池 出现了“红盐自生”奇观,称此乃大吉大瑞之兆。唐代宗李豫龙颜大悦,特下诏书,赐 运城 盐湖为“宝应灵庆池”,钦定在 盐池 建庙,赐封池神为“灵庆公”。从此,历代王朝都对 盐池 之神封赐有加,而且不断壮大池神庙的规模,使池神庙成为一个宏伟壮观的建筑群落。现存的池神庙内主体建筑多为明嘉靖十二年时遗构。
有神庙,便有戏台,正对着三大殿的便是一座元代戏台(下图拱洞上方,我似乎忘拍照了),面阔七间的戏台开唱时,三个戏班同时登场,这场面得有多热闹。也别以为拱洞只是个装饰,它连同外侧的影壁都起到了扩音器的作用,不得不再次为古建的巧思鼓掌。
原有碑廊始建于元代,内置历代石碑数十通,后毁于战火,现在还可见柱础石。这里的碑刻记载了历代河东 盐池 的盐法、渠堰、运销、盐政及历代修缮池神庙的经过,还有文人学士谒庙、游览时所留下的诗赋等内容。
最南端的海光楼则是一座复原建筑,也就是前天夜景里拍到的那栋建筑,这是池神庙的山门楼阁,也是观赏 盐池 的最佳地点,不过当天下午有点雾霾,中条山都看不到。阶梯下这些都是新造的建筑,目前还看不出有什么功能。
池神庙游览起来也很快,45分钟就差不多了。
—— 运城 | 芮城县 ——
🚗 交通攻略
需要抓紧点时间才能在一天内看完三个地方,我在永乐宫待得太久,以致于到城隍庙时人家已经下班了。城隍庙在县城,永乐宫离县城不远,广仁王庙比较偏,没有公交。
109路从 运城 直达 芮城 ,这张图里没有写完整,其实可以在东贸站下车,然后换乘 芮城 1路,或直接扫一辆共享电动车,10分钟左右可骑到永乐宫入口,在 芮城 汽车站下车也没问题。注意这是景区入口,里面还要走一条商业街和一个类似公园的地方(旁边坐落着古魏国城墙遗址)。
永乐宫:诸神降临
或许我并不是故意要在 运城 市内拖拉两天,而是确定要以最饱满的情绪来参观早已拉满期待值的永乐宫,这天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天气好得不能再好,是看壁画的绝佳光线。早饭只是在路边买了个包子,因为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吃上面!一路顺畅,进了景区,进了园子,又是3月花开正好的季节,让我想到去年在 河北 访古也恰好是春花绽放的3月。
照例,先来概括一个永乐宫看点:🌟 建筑: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元代官式建筑群,持续营造了100多年,可以说是元构的巅峰之作。🌟 壁画:共计1000余平方米,主要绘于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三清殿《朝元图》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粹🌟 整体搬迁:1956年启动,历时整整十年, 成功 将永乐宫从原址迁移到二十公里之外的现址
好吧……要从哪里开始讲起永乐宫呢?从元代官式建筑之恢弘,还是《朝元图》290位神仙之巨制?或许这一切都要从吕洞宾说起。八仙过海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以致于说起吕洞宾许多人都不免问一句:历史上真有吕洞宾吗?不但有,他还是全真派五祖之一,永乐宫搬迁前的原址 芮城 永乐镇相传便是其故居所在。与永乐宫营造有关的还有几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丘处机、尹志平。成吉思汗统治时期开始,经这几位的运作,全真道教的发展受到蒙元统治者的重视,逐步达到鼎盛。1240到1247年,是修建永乐宫的关键契机。先是时任掌教宋德方看到破败的吕公祠决定重建,接着一场大火被认为是革故鼎新之兆,于是“敕升观为宫”,被赐名为“大纯阳万寿宫”。1247年,尹志平、李志常等“道首”推荐播德冲主持重建永乐宫,但建造过程随着朝廷对全真教的支持到打压也跌宕起伏,屡次因上面款项不到位而停工,直到1358年完成纯阳殿壁画才宣告完工,其营造时间几乎与元代国祚同岁。现在除了永乐宫的山门为清建,其余皆为元代遗构。
在清代山门和 无极 门之间的驰道两侧还有碑廊
匆匆在碑林走了个过场,迫不及待想进入正题。眼前的“ 无极 之门”是元代永乐宫的宫门,五脊四坡庑殿顶的形制,一上来就是个“下马威”,在尚未来到主殿前就已经在向来者传达着森严庄重之感。
走到门下,巨大的匾额高悬于门上——它真的需要你近身感受,就好比上面的两座鸱吻,置于宽30余米的屋顶上是两头小兽,在博物馆与它面对面时才发现竟是如此庞大的琉璃构件。
后面的三座大殿都不允许拍照,所以只能在 无极 之门大概拍一下内部结构。永乐宫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制度,与 山西 其他元构偏粗犷的风格不同,成为了推断元代官式建筑的重要参考依据。宿白先生说:“建筑物的等级规定,各时代不尽相同,明清有故宫建筑群,宋辽金有 正定 龙兴寺、 大同 善化寺等建筑群,一向缺较完整的实例的元代,得此可以无憾矣。”
永乐宫的鸱吻基本都是复制品,原件在搬迁时都被保存至 山西 博物院。 无极 之门虽然采用了等级最高的庑殿顶,但它仍高不过主殿“三清殿”,所以只用了五铺作单杪单下昂,五条脊也无过多装饰,比较素。
再来看看三清殿,这个对比一目了然。鸱吻用孔雀蓝烧制,五脊装饰华丽繁复,斗栱为单杪双下昂六铺作。三清殿又称“ 无极 殿”,是永乐宫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主殿。
放个真人参照物,来感受一下斗栱的硕大。
穿上鞋套进入殿内参观壁画,一放下塑料帘子,本就光线不充足的殿内就又昏暗了几分,但是朋友们请相信我,看到近在咫尺的《朝元图》,我在原地足足呆立了5分钟,在被近290位、身高2米以上神仙的包围下,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构图宏伟、气势磅礴”,笔力有限,只能想到这略微官方的八个字来形容,依然不足以诠释我身在其中的主观感受。↓(壁画部分拍摄于临摹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