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打造“毛尖盏”主题展馆 推动“茶旅+研学”深度融合

         “同学们,这是‘毛尖盏’,这是‘油滴盏’……”8月29日,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组织十余名学生,到信阳毛尖盏艺术馆开展“感受建盏魅力、体验陶艺手工”研学之旅活动。前来研学的同学们了解毛尖盏历史文化、观赏工艺作品、亲手体验毛尖盏制作过程。

         “毛尖盏”陶瓷艺术馆位于董家河镇睡仙桥村茶博物馆,以展示茶盏历史、茶盏类别和大师精品力作为主,并规划建设8000平方米外部研学扩展区,设置茶盏烧制区、大师工坊等区域,打造以茶盏研学、制作为核心,茶艺品鉴为特色的文旅综合体。

        “我在茶乡长大,却第一次见到‘毛尖盏’。原来我们家门口不仅有风光秀丽的茶山,还有底蕴深厚的博物馆,今天真是长了不少见识嘞!”张馨月是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四年级学生,妙趣横生的茶文化知识讲解让她听得津津有味。

        “‘毛尖盏’的造型选择并不是随便设计一个碗、一只杯这么简单的事情。”艺术馆主理人菅子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毛尖盏”的定位就是要具有河南特色的陶瓷品类,同时兼顾器物的艺术性,最重要的是具有实用性,能够完美适配信阳毛尖的独特茶性,最大程度地激发茶香,呈现茶汤的色泽之美,展现叶芽的自然形态。

        菅子淇解释道,早春绿茶叶质细嫩,冲泡不耐高温,宽口的斗笠型茶盏可以更好地释放茶香,同时快速释放茶汤的热度,让鲜嫩的茶叶保持最美观的外形和色泽。斗笠盏上大下小,既适合饮茶人在泡茶时更好地欣赏茶叶的姿态美,拿取又十分顺手,青瓷的釉色与清亮的茶汤相叠加,呈现出灿若朝阳的一抹春色。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用‘毛尖盏’喝信阳茶,品信阳茶用‘毛尖盏’,将掀起‘新中式’茶饮的新风尚。”谈及未来的发展,菅子淇充满信心。

        近年来,浉河区将茶文化与全域旅游相结合,按照“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茶旅融合”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将茶历史、茶名人、茶遗迹等茶文化元素融入到城乡建设、文旅发展中,吸引社会资本先后建成茶博物馆、茶文化馆、茶文化广场、茶公园、茶庄园等系列茶主题场景,着力打造茶乡特色。

        浉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创新发展模式,深入挖掘全区非遗历史脉络和精神内涵,将特色茶产业更好融入当地文旅综合体发展,推动“茶旅+研学”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