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土楼,围起来的生生世世
虽然现在大伙都很鄙视跟团的,可是我想说,来厦门旅行,如果要顺便去趟土楼,当天往返的话,还是跟团最方便!
为什么选择了跟团游而非自由行?
原因一:景区内各个景点比较分散,散客需要不断搭车,且时间难以控制
原因二:这不是一个风景区,而是带着人文文化的地方,第一次来到土楼,不知道土楼的故事,难以了解到土楼的美丽,导游能跟你讲讲每栋土楼的故事。
跟着我一起南靖土楼之旅吧!
第一站: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由 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
从山上的观景台仰视。。。
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
田螺坑这一地名的来历颇为蹊跷,众说纷纭。据说,它得名于村庄背靠的湖岽山状似田螺;另悉,田螺姑娘的神话故事说的就是黄家祖宗,那个叫黄百三郎的幸运儿,因为田螺姑娘的神助,才得以从一个养鸭少年成为一方富绅。
田螺姑娘未必是真,但黄百三郎确有其人。田螺坑黄氏族谱证实,清朝嘉庆年间黄百三郎从永定移居此地,并在这里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土楼群中的黄氏祠堂**有祖先牌位,黄百三郎名列第一,而他的墓穴就在距田螺坑二公里外的“五更寮”,每年清明都接受着田螺坑人的祭祀。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土木结构的房子都叫土楼,一层的名曰“厝”,两层的名曰“房”,三层及三层以上的才叫土楼~
土楼内,依然有人住在这里~
一家住在土楼的客家刚举办玩婚礼
第二站:裕昌楼
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70间,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
裕昌楼,高5层18.2米,每层54间,共有房270间,但实为269间,因为土楼人家对数字2、6、8、9比较偏爱,认为这样的数字比较吉利,因此一层的大门由两间房并成,使整座楼的房间数成269这样的吉利数字。
裕昌楼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裕昌楼的斜,是局部结构的斜,就像今天的央视新大楼,有惊无险,斜而不危。
与田螺坑土楼不同,祖堂不在大门对面的大土楼一层,而是在大天井中心建了一座单层祖堂。祖堂有三个门:正门为喜门,喜事、祈神由此进出;左为生门,祈愿孩子平安有作为,由此进出;右为死门,办丧事由此进出。
第三站:和贵楼
和贵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跟南靖县城53千米。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座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和贵楼一大看点,是建造在沼泽地上。据说,在楼中学堂的小天井用铁线往地里插,一口气可以插进5米多深,拔出铁线,则可见铁线上有淤泥的痕迹。
天井中心建三间一堂式学堂,堂前门上挂着两块来头不小的匾牌,一个是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由简羡强立的“兴学敬教”匾牌;一个是中华民国计六年十月由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树仁赠送,由简羡强立的“兴学利侨”匾牌。
第五层楼空空荡荡的,几百年来都没有装修。这座楼里人口最多时也才300多人。由于人口未见增添,故第五层楼也就没有装修,闲置了六七百年。
离开是发现,一栋土楼的外墙已经开裂的很厉害,会不会渗水呢?
第四站:塔下村
塔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西部,是漳州著名的侨乡,也是首批15个中国景观村落之一。被誉为"闽南周庄"。
塔下村的楼房都是依河而建,可以静静地欣赏“小桥流水人家”
张氏家庙外景,这是国家重点文物哦,家庙的建立还和风水有关,有功名之人可以在庙外建碑。
逛完塔下村,整个行程结束,然后走到停车场,等旅游大巴。
总的来说,这次的体验非常好!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