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亚:极具设计感的“最年轻世界遗产”
作为一座专门为迁都而建的城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始建于1956年。在建造之初,城市规划师认为,巴西利亚的一切元素都应与城市整体设计相吻合,因此这座城市的各个区域和建筑物大多讲求对称,从空中俯瞰宛如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整座城市极具设计感。
凭借这种极具特色与想象力的设计风格,巴西利亚于1987年12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最年轻的世界遗产”。而在巴西利亚的诸多建筑中,又以总统官邸、外交部、三权广场等政府建筑最具代表性。
黎明宫是巴西总统的官邸,是一座由玻璃幕墙包围的大理石建筑,其外部结构由白色柱子构成。这种设计使得这座建筑物更轻薄,也更有层次感。同时利用环绕建筑物周围的倒影池,使建筑物在水中呈现出完整倒影,构成了一个重叠交错的虚拟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尼迈耶使用了广泛应用于巴西利亚城市设计中的曲线元素和盾形图案。但在受到赞誉后,这种元素在巴西全国各地被广泛复制,以至于到了滥用的程度,并逐渐被认为是一种“烂俗美学”。
黎明宫共有三层,修建在地面以下的下沉楼层中设有客厅、厨房、洗衣房、医疗中心和管理者用房;地面上的部分则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下层用于总统正式接待会客,上层则是住宅区域。
至于巴西总统官邸为何被称为“黎明宫”,巴西利亚城市兴建时期的总统库比契克曾给出答案:“如果巴西利亚不能代表巴西新一天的黎明,谁能代表呢?”
巴西外交部所在的伊塔马拉蒂宫于1970年4月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与黎明宫一样,这座建筑同样由设计师尼迈耶与卡多佐联手打造。最初这一座使用了大量拱门装饰的建筑物被称为“拱门宫”。但在巴西首都仍是里约时,巴西外交部所在的建筑就名为“伊塔马拉蒂宫”,因而“拱门宫”也沿用了“伊塔马拉蒂宫”这个称呼。
有趣的是,“伊塔马拉蒂”这个词本身是何含义,在巴西学界至今仍有争议。无论其真实意义如何,伊塔马拉蒂宫都是承载着巴西外交历史与未来的重要场所。这座宫殿不仅是外交部的办公场所,也是一个接待外国元首的重要礼仪空间。尼迈耶在设计这座建筑时,将其分为了一座主楼、两个配楼共三个部分。其中主楼主要用以举行各类外事活动,而两座配楼则是外交部公务员的办公场所。
相比前两个颇值得玩味的建筑物名称,“三权广场”的命名方式简单而直接——这所广场位于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机构之间,因而得名。三权广场既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民众活动场所,也是一些大规模仪式、礼宾活动乃至示威抗议活动的场所。
在设计这座广场时,尼迈耶总体把持着“着重凸出三大权力机构”的理念,尽量不增添多余显眼建筑,广场上也不设绿化区域和遮阳地带。广场上最为醒目的建筑,应属悬挂着巨大巴西国旗的旗杆。这支旗杆高达一百米,本身也作为共和国纪念碑存在。自1971年起,旗杆上常年悬挂着面积为286平方米的巨型国旗。而该国旗也一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上最大的国旗”。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广场上将举行庄严的仪式来更换国旗。
三权广场上的另一个醒目地标应当就是“开拓者雕像”了。这座雕像由尼迈耶邀请雕塑家布鲁诺·乔治于1959年创作,高8米。这两个并肩拥抱的简约人形给人的初印象更像是士兵,实际却并非如此。雕像名字“开拓者”一词,在巴西利亚城市建设期间被用来称呼那些从巴西东北部前来修建城市的工人们。因此这座雕像的设计初衷,就是纪念巴西利亚的筑造者。尼迈耶将其立于三权广场上,也是用来表达巴西三大权力之间“团结、力量与平衡”的象征意义。
(本报巴西利亚11月2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