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图书馆里过大年”
图书馆里过大年是种什么感觉?是除夕夜的坚守和温暖,是传统文化和时尚生活的融合与新生,更是读者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文化菜单”时的惊喜和感动……春节期间,江西省图书馆以“图书馆里过大年——巳巳书福”为主题精心策划了40余场文化活动,涵盖传统民俗体验、现代数字阅读、线下非遗互动以及线上好书分享等领域,进一步拓展春节文化体验空间,为读者带来别具一格的新春书香盛宴。
服务“不打烊”
大年三十除夕夜,江西省图书馆24小时图书馆内依旧灯火通明,不少读者在这里看书,他们有的是来读书“充电”或备考的莘莘学子,有的是春节假期依旧奋战在工作一线的快递员……为此,江西省图书馆特别为读者们带来“图书馆里过大年除夕夜送福”活动,用隽永的书香与火红的“福袋”,向这些为美好生活和梦想全力以赴“冲刺”的读者送上新年的祝福。
大年初一,江西省图书馆里年味十足。馆长高澜早早等候在图书馆门口,为进馆的前30名幸运读者送上精心准备的“福”字与书籍。一旁的拓福区域,读者们纷纷亲自动手,体验传统拓印技艺,将“福”带回家。“我春节第一天就带孩子来图书馆,就是想让他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和阅读的快乐。没想到活动比我想象得更加丰富有趣,我们今天还和馆长合了影,等孩子长大了再拿出照片看一看,这些都将成为他成长过程中十分有意义的回忆。”南昌市民陈晗说道。
文化新体验
公共文化服务有温度,更有新意。1月22日,“城市客厅唤醒计划——新春悦读寻宝”活动拉开春节系列活动的序幕。活动采用趣味寻宝探险的新玩法,参与者在探索中聆听传统故事、了解新年习俗,沉浸式体验点燃新春氛围,吸引众多读者踊跃参与。
2月3日正值立春节气,江西省图书馆创新举办“最炫民族风——新春民乐赏析会”。京剧清唱《梨花颂》、笛子独奏《鄱湖渔歌》、独唱《鸿雁》、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等节目精彩纷呈,为读者送上了一场新春视听盛宴。“图书馆里能免费欣赏到这样殿堂级的专场音乐会,而且有很多家乡的特色歌曲,我和爸爸都非常喜欢。”返昌过年的大学生张博说道。
这些充满温情又喜庆的一幕幕,正是今年江西省图书馆“图书馆里过大年”活动的生动掠影。走进江西省图书馆,迎春传统插花艺术展、经典年画展、春节主题书展,分别以自然之美、怀旧记忆、多彩书韵展现春节文化内涵。现场设置的十大打卡点,融合传统与现代创意,成为读者和游客争相拍照留念的热门地点,让图书馆真正成为老百姓自家引以为豪的“文化客厅”。
非遗“年味”浓
今年的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江西图书馆里将非遗技艺与公共文化活动充分融合,让传统文化点亮读者生活。
体验版画印刷重温江西红色历史、剪纸剪出江西代表性地标、学习花艺为家里带去新春的芬芳……江西省图书馆推出红色木刻版画印刷、豫章剪纸、豫章绣、中式插花艺术分享会、猜灯谜方法分享会等线下活动,让读者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并通过贝贝乐园绘本故事、AR科普活动,为小朋友们营造充满童趣的新春佳节,帮助他们了解春节习俗。
线上活动同样出新出彩。“赣图有数”阅读挑战赛激发读者阅读热情,“赣图有数巳巳书福”云悦读送福袋活动将阅读与新春祝福相融合,“贺新春品民俗——知识竞答挑战赛”普及春节习俗,“年味捕捉活动——‘蛇’我其谁”鼓励读者用镜头记录年味、分享新春记忆。值得一提的是,除夕至正月初七,江西省图书馆微信视频号每天推出一期赣图春节诗画朗诵视频,用诗词增年味。
“如今‘坐馆游’已成时尚,百年赣图成为市民游客可观、可感的文旅新地标”,江西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说道:“我们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打造阅读空间、活动空间、展示空间,通过沉浸式、主题化的形式与内容唤醒图书馆空间活力,实现由‘图书馆的读者’到‘读者的图书馆’的转变。”(文/王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