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事故11年后,这家航司已连续第二年盈利
4月,马来西亚航空传来两则消息。
尽管实现正向利润,但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的7.66亿林吉特下降了93%。
原因在于,机票价格下降以及供应链和维护问题导致的运力削减。
去年,马航发生多起技术事故,导致航班返航和紧急停飞,马来西亚民航管理局8月对马航进行调查后,马航的航空运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从三年缩短至一年。
马来西亚航空集团去年8月底表示,由于飞机、劳动力和零部件短缺,将把旗下航空公司的网络运力削减20%,大概削减了6000个航班,影响了100万乘客。
公开信息显示,2024财年,马航集团全年收入为136.79亿令吉,同比小幅下降1%,可用座位公里数 (ASK) 增长了6%。其高端市场的客运量依然强劲,客运和货运板块的载客率均有所提升。
从马航集团公布的2024财年数据可以看到,乘客数量、客座率、准点率都较2023财年有了提升,唯一同比下滑的是每客公里收益,从去年的0.333令吉,降至0.301令吉(约合人民币0.5元)。
从2014年MH370和MH17航班的双重悲剧开始,马航集团的经营动荡期一直在持续,直到2023财年才扭亏为盈。
在品牌声誉方面,马航的排名也有所提升。
英国航空运输评级机构SKYTRAX公布2024年全球百大航空公司排名中,马航从第47位升至第39位。
此外,马航还在十年后重回Brand Finance航司50强榜单,成为增长最快的航空品牌,品牌价值上涨 209%。
马航集团董事总经理伊扎姆(Datuk Captain Izham Ismail)表示,随着提前预订量同比增长约9%,主干线将继续扩大在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亚等关键市场的存在。2025年3月,马航已经重返巴黎,标志着其航线网络中第二个欧洲目的地回归。
伊扎姆原计划于去年退休,但由于运力缩减等的危机出现,选择继续留任一年,如果没有其它意外情况,2025年年底,马航集团将迎来重组之后的第四任领导人。
亚太航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未来会越来越激烈,持续扩张航线也是中国三大航2025年的工作重点。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国航的每客公里收益为0.5338元;中国东航的每客公里收益0.512元;南方航空的每客公里收益为0.48元。
从每客公里收益来看,三大航与马航集团表现近似,但三大航从2020年开始的亏损,至今还没结束。
2024年,三大航合计增收582.73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61.59亿元。
亚太航空市场仍处于结构性复苏阶段,我们将持续保持关注。